进行剥离。第二步,由省一级政府成立地方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农村信用社剥离的不良资产。其中,财政部门收购资金的来源:一是把从金融机构取得的税收,返还给农村信用社,作为收购资金的一部分;二是从财政支出中切出一块专项资金;三是经中央政府批准发行地方财政债券;四是直接向中央财政借款。第三步,把不良资产的清理责任按属地划分落实给各级政府,清理收回的现金作为当地农业贷款的担保基金。
5.建立信贷担保基金
地方政府牵头,在县(市)和乡(镇)一级,由地方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信贷担保基金,其余可在当地企业中募集,作为以工补农的渠道。盈利的信用社可把部分盈利用于认购担保基金。担保难问题也是农民贷款难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贷款担保基金,解决农民贷款条件不足的问题。
通过金融渠道,把对金融的补偿转变为以间接补偿方式为主的对农业的补偿,由经济主体对国家政策的被动依赖,转变为市场主体能够清醒地判断和把握市场规律,自主做出经营决策,主动进行投资选择,这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研室赴美农业考察组.美国的农场主合作社[J].中国农村经济,1998,(12).
[2]张贵乐.合作金融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6).
[3]谢安等.德、美、日三国农村信用合作制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4).
[4]人总行合作司赴德国考察团.德国合作金融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0,(2).
[5]陆文强.中国农业中长期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国发展研究马洪主编,2000.
转自: 仅仅学术交流与学习之用,非商业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