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舞蹈论文
   论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      ★★★ 【字体: 】  
论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3 15:21:19   点击数:[]    

和旋律,与此同时,二者也是与舞蹈表演关系最为密切的要素。

    舞蹈表演有肢体表现的“形”,也有情感体现的“意”。

    在舞蹈表演的范畴之下,音乐同样有着“形”与“意”的双重构成(以下分别称为“乐形”、“乐意”)。无论是音乐“形”与“意”,还是舞蹈的“形”与“意”,二者都相互呼应,共同作用于舞蹈的肢体表现,最终为完整的舞蹈形象的塑造而服务。

    (1)“乐形”

何谓“乐形”?即音乐的外在组织手段和表现形式。

    在舞蹈表演的范畴下,节奏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乐形”,也是与舞蹈表演关系最为密切的音乐要素之一。

    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涵盖了节拍、速度、力度、附点、切分、休止等诸多内容,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

    节拍是指音乐中的重拍和弱拍周期性地、有规律地重复进行,即拍点的组合。强弱交替的不同构成了最常见的四种节拍,包括2/4、3/4、4/4和6/8。在基础的节拍概念之上,原有节拍会发生特殊的重音变化,比如附点、切分、休止等。在我国传统音乐中,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强拍;“眼”相当于次强拍(中眼)或弱拍。

    音乐的力度有强弱之分;速度是节拍的速率,大致分为慢、快和适中。速度是音乐节奏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样是三拍子,用快速,会给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而用慢速,就会获得优雅、闲适的效果。通常快的节奏是比较令舞蹈演员和观众兴奋的,它和我们激烈运动时的心跳、呼吸相对应,而慢的节奏则使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8]。

    在舞蹈表演中,音乐节奏首先在时间概念上限定了舞蹈的长度。同样是时间性的艺术,舞蹈音乐都必须“表现着一个连续的、进行的过程”[9],也就是说都必须在限定的时间长度内完成艺术表达。大部分的舞蹈、舞剧作品,都是由舞蹈、舞剧音乐来充当这个时间坐标,舞蹈演员也必须按照音乐所提供的时间长度来完成表演。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刚才所说的“时间”,是物理概念上的“时间”,即音乐所提供的绝对的时间长度。但是,舞蹈表演是一门艺术,它所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概念都是虚拟的,可以随时转换;时空存在于演员和观众的想象当中,是能够穿梭于过去和未来,真实与虚幻之间的。这又是一个相对的、艺术的时间长度,也是舞蹈表演的一个特点。

    其次,音乐的节奏看似规定死了舞蹈的表现时间,其实非也,而且其中大有文章可做。音乐的节奏是对舞蹈表演的一个限制,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跳舞要听音乐”,但是优秀的舞蹈演员同样会在所谓的音乐限制寻找演员自身的灵活处理,或抻或抢,或缓或急,即舞蹈化的节奏处理。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的这种微妙关系恰恰体现了音乐舞蹈的“和谐一致”。然而,和谐一致并不意味着亦步亦趋。二者不是僵死的、完全对等的节奏关系,而是舞蹈演员在幅度、速度、力度上对于音乐节奏的随机应变,应当定性为一定范围中的富有弹性的节奏关系。这节奏里面的文章也常常让我们体会到表演大师与平庸之辈的高下之分。

    另外,上文已经提到,每个人相异的音乐修养、生活阅历、教育背景、性格习性等都会使他对音乐产生不同的理解,在舞蹈化的肢体表达中,对于音乐节奏的处理必然会出现众多个性化的差异,但同时也丰富了舞蹈呈现的多样性。只要是合理的方式,个性化的舞蹈节奏处理都应当得到提倡,这是舞蹈表演个性中非常出彩的一个环节。

    (2)“乐意”

何谓“乐意”?即音乐内在所包含的意蕴与艺术形象。

    音乐通过什么来传情达意?旋律,即声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旋律是乐曲的基础,乐曲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旋律可能是舞蹈演员听到音乐的第一感觉。是否动听?有没有可舞性?都是指音乐的旋律。

    舞蹈表演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要塑造艺术形象,音乐同样如此。靠什么?音乐旋律。舞蹈音乐有一个共通之处:艺术形象的塑造都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包括演员的想象,也包括观众的想象。音乐的表现方式本来就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舞蹈演员完全可以通过对音乐的丰富想象来实现时空的跨越,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无限时间的肢体呈现;而舞蹈观众也可以乘着舞蹈音乐的翅膀,展开对演员们舞动画面的想象,徜徉于二者所营造的如真似幻的艺术梦境中。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台上呈现了平行的两个空间———真实活动的现实空间和想象中的艺术空间,音乐在二者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舞蹈音乐另外一个共通之处是,皆为表情艺术———“拙于叙事,长于抒情”。传达情感是众多艺术门类共同的特征,舞蹈音乐也不例外。同舞蹈一样,音乐最大的特征就是揭示情感。每段旋律,每个音符都是情感的流露。而舞蹈作品中,最能够感染人的往往是动作背后所传递的情感。也是这份情感,维系着舞蹈编导、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在传递情感方面,音乐旋律给予了舞蹈演员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丰富了舞蹈演员的想象空间;而作为一个职业的舞蹈演员,应该主动捕捉音乐中所蕴藏的情感内涵,并且通过肢体表现传递给观众。这已经成为一名职业舞蹈演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当抽象的音乐旋律,由具象的身体语言诉说之时,情感也达到了视觉与听觉的“和谐一致”。

    优秀的音乐能够让人陶醉其中,三月不知肉味。而舞蹈表演的至高之境应该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音乐往往营造出一种无形的氛围,舞蹈表演的大师们却可以用自己有形的肢体营造出某种难以言语的气韵之美。抽象的旋律,有形的身体,一虚一实,让人意犹未尽,意境由此而生。

    无论对于舞蹈还是音乐,“形”都是基础,是必要条件,而“意”却是目的,是艺术的本真。没有了“意”,“形”就失去了灵魂的支撑,充其量只能算是技术工种;没有了“形”的依托,“意”也只能是皮之不在,毛发焉存。只有“形”“意”相融,舞蹈才会散发出艺术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2]于 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美)约翰·马丁.舞蹈概论[M].欧建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4](苏)万斯洛夫.舞蹈交响化理论及其运用[J].舞蹈论丛, 1986(4).

[5]叶纯之.从舞蹈音乐看作曲家与舞蹈家的关系[J].舞蹈论丛, 1987(1).

[6]陈旭光.舞蹈艺术的“抽象”与“移情”—兼及其他几对关于舞蹈艺术与审美的二元对立范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1).

[7] (美)瓦尔特-索雷尔.西方舞蹈文化史[M].欧建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8]周小静.音乐欣赏入门———节奏.

[9]于 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浅谈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下一篇文章:少儿舞蹈教学初探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论舞蹈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 ››创作示例:为8——10名学生编舞
  • ››舞蹈表演的想象力探析
  • ››浅议街舞比赛中的斗舞技巧
  • ››浅谈舞蹈和舞蹈啦啦队基本技术的比...
  •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师...
  • ››浅议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保护
  • ››少儿舞蹈教学初探
  • ››论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
  • ››浅谈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
  • ››论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