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绘画艺术
   论样板戏的角色等级与仇恨视角      ★★★ 【字体: 】  
论样板戏的角色等级与仇恨视角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21:46:40   点击数:[]    

面貌。在此,不难发现,《海港》至少回避了一个相当具有杀伤力的问题,即韩小强这样一个青年人,他不想"坚守"码头工人这个职业而想当海员,这种"理想"为什么在逐步工业化的社会中被判定为"价值的降格"呢?《海港》回避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判定韩小强调动工作的"无意义"甚至是"思想落后"的理由是码头工作是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阵地。这样,韩小强自由选择职业的合理愿望便被转变成是否忠于阶级阵营是否还有阶级斗争意识的问题。通过码头阶级斗争史的"正面教育"后,韩小强终于守本份安心码头工作。可见,《海港》中的阶级仇恨的情感,已经不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动力,而是成为以阶级名义发布的强大控制系统对每一个阶级成员进行绝对控制的、且具有相当宽泛的能指空间的阶级情感符号系统。在《海港》《龙江颂》这两出戏里,阶级仇恨作为一个概念其所指越来越空洞,而能指意义越来越趋向无限。这种背景下的阶级仇恨情感的调动与其说是为了警惕潜在的敌人的威胁,不如说是利用这种仇恨情感的"合法化"达到国家控制系统的巩固和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海港》《龙江颂》这样的样板戏,其阶级革命、阶级仇恨在政治层面上已经没有什么激进意义可言,而越来越呈示出维护现存政治系统的保守和反动。阶级仇恨成为样板戏叙事中最具推动剧情发展的"超级情感"和无所不能的"情感道具",而人类的其他情感则遭到"贬值"和放逐。当仇恨的价值被无限夸大之时,在这种单向度的仇恨情感系统威摄下的戏剧文本其艺术价值趋于递减,实用的宣传价值趋于递增。四

  阶级仇恨只有借助了群体情感,才可能在最大范围内传播。样板戏宣扬的阶级仇恨是建立在只有也只要消灭了另一个敌对阶级就能迅速地建立乌托邦王国的假设上。当然,这是一个怎样的幸福王国无须缜密的理论论证,因为思考和论证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论证本身就意味着采取理性的方式,而任何理性的思考都有可能内在地构成对单向度的仇恨情感的瓦解。所以,掌握群体的想象方式,大规模地渲染和传染仇恨情感,回避推理和反省,让群体从舞台或银幕上获得敌对阶级正在对他们的生存构成威胁的感觉就足够了:阶级敌人善于伪装善于欺骗,而且任何时候都准备实施破坏,惟有英雄人物才能识破敌人的阴谋,所以,目前群体最迫切的任务不是赢取利润,更不要希图锦上添花的个人利益的获得,而是要相信英雄人物的智慧,团结在英雄的周围,随时准备对付共同的敌人。所以,在样板戏中,即使绝大多数的英雄人物已经"超人化",但只要这种英雄模式能为观众的想象模式所接受,这种英雄模式还能鼓舞士气,那么,样板戏的创作者就不会轻易改变他们摸索出来的英雄书写模式:"广大的工农兵读者和观众,并不满足于那种写真人真事的作品而热爱革命样板戏。这就足以说明,要塑造典型,不要受真人真事局限,这既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和繁荣的需要,同时也是使文艺真正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需要,是充分发挥革命文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的需要。"[6]这样的论述只能说明"典型"已经成为虚假的代名词,或者说,样板戏中的英雄人物的虚假特性已经被所谓的"典型"叙事模式所消化,从叙事上加以"合法化":"典型"理论的边界是模糊的,许多优秀作品也确实不拘泥于真人真事,但关键在于虚构的允许的范围可以拓展到何处,特别是虚构的英雄人物的价值观念与接受者的价值观念是否依然吻合,当英雄的价值与观众的价值观念高度一致的时候,艺术上的虚假有可能别忽略,而当英雄所作所为所言已经逐渐与观众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分歧之时,艺术上的虚假就格外引人注目。在和平建设时期,象《海港》这出戏中的英雄人物每时每刻都在搜索着敌情,而且以充沛的阶级复仇情感带动群众去争取空洞的胜利,这类英雄人物的"典型意义"如果不受到丝毫怀疑,那只能说明接受者的审美情趣已经僵化到令人震惊的地步。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人·勒庞认为:"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进一步说,对于他们自己的英雄的情感,群体也会做出类似的夸张。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美德,肯定总是被群体夸大。早就有人正确地指出,群众会要求舞台上的演员具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勇气、道德和美好品质。"[7]"情感的夸大"在英雄戏剧中可能是种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但不同文化价值背景下的英雄的极端情感的艺术表现方式有着极大的差别,卡莱尔在《英雄与英雄崇拜》一书中将英雄分为神灵英雄、先知英雄、诗人英雄、教士英雄、文人英雄和君王英雄。[8]英雄书写模式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存在着不同类型,就是同一种类型其书写模式也不是固定的。样板戏中英雄的"极端情感"在它的历史语境中肯定有其"书写合理性",无私无欲高大完美的英雄模式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是一种相当新颖,能让观众普遍接受的英雄书写模式,但这种建立在政治宣传需要而不是对人性深刻体察的艺术作品,能在一段时间内引人注目,也容易速朽。支持这种英雄模式的价值系统一旦发生了松动,那么,这种英雄书写模式的瓦解速度也将是惊人的。在激烈的战争年代上演一出《白毛女》,可以将士气推进到一个极端高潮,而在人民追求国家现代化的意愿的有了抬头之时,在以角色等级为核心的阶级斗争叙事模式被不断机械重复的历史语境中,《海港》《龙江颂》这样的样板戏的出现已经是强弩之末,其英雄人物的"品质""美德""勇气"已经不同于大敌当前的大智大勇或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英雄的高人一等只是因为她具备了从一个散包一封请调信挖掘敌情的特殊嗅觉。方海珍这样的"女英雄"没有了阿庆嫂八面玲珑之灵气和铁梅姑娘敢爱敢恨的泼辣,与柯湘比,也呆板了许多。方海珍不但是位彻头彻尾的阶级女人,而且多有低级官僚的霸气和三流特工的自以为是。这位已显笨拙的装卸队女书记的形象的出现只能说明样板戏的英雄系列已经逐渐失去了创新能力。当样板戏从它的草创时期、发展时期步入其成熟时期之时,这个艺术样式已经逐步失去了它的创造性和生命力。当创新已显疲态之时,模仿与复制就接踵而来。由于样板戏是极其特殊的艺术作品,当时的不少高层人物围绕着样板戏曾经发生过如今看起来啼笑皆非的怪事。[9]样板戏的创作和演出远不是一出戏那么简单,它已经被当时的主流政治话语所收编,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筹码。所以,如何传播和复制样板戏就显得相当谨慎。"神圣"的样板戏除了需要利用电影这一现代传媒普及外,众多的专业或业余地方演出团体也在积极地"复制"样板戏。为了样板戏的演出的"完整",样板戏的始作俑者们出于对众多地方演出团体的复制水平的担忧,为每一台样板戏出版了一部内容极其详尽的供复制演出需要的样板戏演出本。这些演出本除了剧本、主旋律乐谱外,还有大量的彩色剧照,详尽的舞蹈动作说明,以及人物造型照、人物造型图、舞台气氛图、舞台平面图、布景制作图、道具图及道具表、主要道具制作图、灯光布光图及灯光说明表、舞台效果图。

  比如关于人物造型,演出本就规定:

  军杨子荣:形象要求:年青、机智、挺拔、庄重、高大、整洁。……。

  团参谋长:形象要求:年青、英俊、挺拔。军装色彩要鲜明,质料要挺。领章要鲜红,帽徽要净亮,军帽要有方型的轮廓。

  追剿队:形象要求:整齐、年青、英俊。服装要求:同团参谋长。

  民群众:形象要求:要反映当时的历史条件,但也要好看。翻身前后要有明显的对照。群众服装色彩要用中间色阶,以衬托主要人物。……。

  匪群匪:形象要求:狠毒、残暴、阴险、杂乱,但不要脸谱化。要强调是一群国民党的政治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 下一篇文章:中国广告发展中国际化与本土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样板戏的角色等级与仇恨视角”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样板戏的角色等级与仇恨视角”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阿里古格藏传佛教后宏时期的民间美...
  • ››超文本文学形式美学初探
  • ››中国新兴版画在现代美术史上的突出...
  • ››关于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的探析
  • ››关于平面广告的发展思考
  • ››思想史运动的“85新潮美术”的追忆...
  • ››从《清明上河图》看宋代艺术生态
  • ››近现代美术语境中的岭南传统画家
  • ››技术决定的艺术生产论
  • ››简论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
  • ››论样板戏的角色等级与仇恨视角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