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设计构想      ★★★ 【字体: 】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设计构想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00:08   点击数:[]    

表中国国家形象并以国际化大台为目标的CCTV还差距甚远。 2.急需解决的几大问题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在传播手段和技术装备上,CCTV与诸多国际性大台的差距几乎为零。显然,建设新闻频道的硬件条件已经完全具备。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加强软件建设,特别是采编人员新闻观念急需更新。急需解决的几大问题包括:1)转换视角,真正以受众为中心;2)重点开掘突发事件报道,与境内外媒介展开竞争;3)以统一的标准整合时效新闻,反对新闻栏目化、个性化; 4)尊重法律意义上的新闻事实,反对新闻节目的主观化和娱乐化。 四.我们要创办什么样的新闻频道? 1.境外新闻频道的几种模式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视在国民经济的统计指标中已属于不同的门类,这主要是两者获取经济来源的方式不同,前者主要依赖广告,后者90%以上的收入来自用户付费。总体来看,有线电视处于上升时期,发展空间广阔,无线电视黄金时期已过,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这表现在有线电视扩大用户的机会较大,而无线电视增加广告的市场份额机会较小。由于有线电视播出广告的时间严格受限,相对来说,新闻频道的新闻信息纯度较高,节目形态容易得到观众认可,而无线电视由于广告播出量较大,对不良广告的抵御力较差,因而媒介形象不如有线电视(美国传统三大电视网与comN的差别就是明证)。尽管中国的有线电视要达到这样的水准尚需时日,但是作为无线电视的CCTV如何面对未来、扬长避短,从现在起就要未雨绸缪。 (1)按播出内容分,有纯动态新闻频道(如台湾的TVBS、三立新闻台东森新闻网)和动态综合新闻加分类(专题)新闻频道(如comN、BBC世界台); (2)按经营方式分,有完全不带商业广告的公营新闻频道(如BBC世界台)和带商业广告的私营电视频道; (3)按技术类型和经济来源分,有有线新闻频道和无线新闻频道;前者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用户付费(占90%以上),广告播出受到严格限制,后者几乎全部依赖广告。 2.新闻频道的特征、意义和优势 (1)新闻本位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真正确立打破了商业电视台新闻、娱乐和广告的三位一体(至少驱逐了娱乐节目),改变了电视主要是娱乐工具的社会认知,大大减少了由这三者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引发的在发达国家受到广泛批评的冲突。如能创办有线新闻频道,荧屏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这方面的成功者以comN为典型。 (2)专业化频道大大延伸了新闻传播时段,新闻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将有急剧扩张,适应了信息时代社会和公众对最有即时价值的信息——新闻的不断增长的需要; (3)滚动播出意味着现场直播等实时(real-time)报道方式的大量运用,理论上讲,观众与新闻已经不会脱节一个小时(这是一种传播革命),并满足了公众追踪、了解新闻事件连续和相对完整过程的需求,与此相应,突发性新闻的插播由非常态变成了常态; (4)上述特征加上明确的传受关系、可靠的经济运营确保了电视频道在与互连网新闻的竞争中优势不减。 3.CCTV—新闻频道基本模式构想 (1)在内容上,这是一个动态综合新闻加分类(专题)新闻频道。它适应于权威性的大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单元里,时效性突出的动态新闻在前,时新性突出的趋向新闻在后,辅之以分类和专业新闻,对新闻资源的整合脉络清晰,轻重缓急安排有序。 (2)在经营上,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潮流的国有商营的道路。CCTV—新闻频道既要有别于西欧的公营(政府拨款)模式,又要有别于美国、台湾的私营模式,而要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媒介实行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借鉴公营电视的公共性(公益性)和私营电视善于配置传播资源的长处。 (3)在技术类型上,建议有条件时办成有线频道。在基本不依赖广告收入的情况下进一步净化荧屏,降低喧闹、恶俗广告的干扰。 五.CCTV新闻频道的宗旨和定位 在传播竞争时代,一切有效传播的关键在于以“观众本位”来整合传播内容(喻国明:2000a)。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00年5月的调查,对于吸引观众非常重要的节目的4个“卖点”依次是:内容实用、贴近生活;能反映群众呼声和意见;内容重要、接触现实;报道及时、时效性强。可见人民要求电视新闻传播所呈现的内容必须是“实用贴近”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是“群众喉舌”的而不是“官样文章”;是“重要”的而不是“琐碎”的(喻国明:2000b)。 1.对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实现实时和准实时传播,使观众能充分及时地获知任何时间内发生的新闻 一般综合性频道由于只能在固定时段设置新闻栏目,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往往因播出时段的延迟而受到影响。而24小时大密度报道新闻甚至不间断滚动播出的电视新闻频道,可以将这种因播出造成的迟延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实现新闻现场的同步直播,从而聚集人气,拥有更大的受众群。 2.全天候报道新闻,整合最大量的受众 就任何一个时段特别是正点时段来说,都是报道这一时段或相邻早些时段发生的最新新闻。这样,时段与时段之间、栏目与栏目之间内容定位与形式风格的区别不复存在。或者说,这种以报道动态新闻为主的单一定位、单一风格更能迎合现代社会各种层次各种类型受众的需要。 3.新闻播报时间和海量信息 除正点播报新闻或半点播报新闻外,按目前国外一些电视新闻频道通行的做法,在一些非新闻时段或非黄金时段,穿插安排各种专题报道或分类新闻节目。这些节目涵盖了财经、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影视、娱乐等专项领域的新闻,甚至包括心理咨询、旅游休闲和气象服务等方面的实用信息。在服从于对突发事件及时报道的前提下,这种符合信息传播规律和受众收视习惯的做法更能吸引各种特定的受众群。 六、新闻频道的设计原则 1.公器性原则 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当代电视新闻媒介肩负着反映世纪之交人类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监测、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传承文明、普及教育科学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任,因此在当今中国利益集团和价值观现多元化的新形势下,要坚持为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服务的宗旨,反对公器私用,反对商业团体、社会上的小集团和个人利用新闻谋私。 2.市场化原则 在传播竞争时代,一切有效传播的关键在于以“受众本位”来整合传播内容,配置新闻资源,将坚持正确的新闻取向与尊重观众、尊重收视率和尊重传播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3.法制化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中国的既定国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新闻频道一方面需要享有法定的报道权、评论权、监督权,新闻处理要符合法制要求,一方面必须在法律法令政令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新闻业务和经营活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尊重公民个人的基本权益,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与此同时,在新闻频道内也要形成依法和遵守科学的规章制度的习惯。 4.国际化原则 在国情和社会环境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与国际通行的新闻传播方式接轨,认真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避免低水准、低层次的重复摸索。在新闻业务上奉行新闻与宣传分离、报道(呈现事实)与评论(发表意见)分离两个基本原则,实现常规新闻的通借和互用。 5.整体性原则 欲实现经常的新闻直播并能保证随时开展新闻直播、插播和作现场同步报道,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闻管理机制,即新闻资源的整合机制。只有实现全台新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才能有整体的新闻频道意识,才能提高快速报道和直播的能力,统一协调各新闻栏目对重大事件作连续跟进追踪报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锁定频道”。具体而言,可将台内9个频道的新闻力量凝聚到新闻频道上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社会转型的护佑者-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百年祭

  • 下一篇文章:战争与早期新闻传播的渊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设计构想”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设计构想”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设计构想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