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互联网对亚洲的影响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字体: 】  
互联网对亚洲的影响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8:38   点击数:[]    

”,再到今天的“数字地球”,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项目和技术目标,而是一个整体型、导向型的战略思维。制定网络发展规划要有整体战略意识,要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这当然是针对国家政府而言的。但只有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制定出有效的规划。 亚洲还有许多国家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发展互联网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标志之一当然是上网人数少。另外既使在已经有了一定上网人数的国家中,各国对互联网重视的程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重视互联网发展的国家中,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近5年来韩国的互联网发展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范和相当高的水平。 韩国政府为了发展网络事业,从计划吸引企业增加资本投向信息业开始,制定了KII (Korea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计划;韩国实施开放的互联网政策,开放互联网服务经营权。作为认识互联网这种全球性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鼓励本来作为国家所有的电信部门与私人企业开展竞争,在服务质量、税收等方面施行平等政策,为其走向全球性的服务铺路。目前韩国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上述的计划,营造了互联网的环境;韩国国家信息传播部于2000年9月16日发表的一项计划说,韩国将在2005年建成超高速信息网,使人们任何时候在全国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声音、图像和数字等多样的信息通讯服务。 现在他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关于韩国互联网的发展,请看本人的另一篇专门论述的文章《走向21世纪的韩国互联网——韩国互联网高速成长原因及初步结果》)这样的大力发展,已经显示出其优势。 日本政府也是较重视互联网的发展的,有报道称,日本政府准备投入巨资,培训20岁以上的日本国民学习初步的IT技术。该IT技术讲座共8讲,每次1.5小时。内容主要为微机基本知识学习如何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以及文字录入等。该讲座收费为1.2万日元,由日本政府补助6000日元,对象为不分贫富的全体成年国民。为此日本计划投入2000亿日元(约合30亿美元)。计划培训人数为3000万人。日本官方预计,在日本20岁以上的近1亿人口中,已有4000万人已掌握了个人电脑使用技术。而在余下的6000万人口中,准备培训3000万人。具体的培训课程,在城市中由民间的个人电脑班开讲座。在各乡镇由公民馆中、小学校开设有关课程。 再如中国的香港地区,在软件和硬 件方面都已具备成为地区信息中心的条件。在软件方面,香港是一个非常开放和自由的社会,各种信息、观点和价值观均可自由流动;在硬件方面,香港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工业提供服务,目前香港的宽带网覆盖率在商业大厦已达百分之百,在住宅区也达到90%,移动通讯服务占有率为64%,居亚洲这冠。此外,最新的调查显示,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香港成年人应用互联网,在亚洲排首位、在全球排第8位⑤。 2.国家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如中国大陆,上网人数虽然已达1690万,而中国有12亿人口,上网人数仅占全国人数的1.4% 。这个数字不仅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极大,而且距全球平均数5%也相差尚远。中国有近8亿农民,互联网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空白。互联网技术将使中国发达地区更加相对发达,落后地区更加相对落后。一句话,它将进一步强化而不是弱化当前中国业已存在的城市和农村鲜明反差的二元格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的数字中国与农村的传统中国将会并存,贫富还会延续。 互联网技术的实现需要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同时还需要先进的高科技及高科技人才作支撑。而这些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却都是极为匮乏的。当前农村所需要的并不是像互联网这样最先进的技术,而是需要像诸如水土生态保持、品种改良、耕作和栽培技术改革、小型机械化农具、多种经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的抗旱性与节水灌溉和农田水利规划之类的适用技术。因此,上网在中国目前还是是百分之一、二的人的“富贵”游戏。 3.其他的不平衡因素 另外可能还存在着许多其他不平衡因素,如亚洲经济市场动作的依赖性及商务活动的不规范性,也将影响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互联网运行状况相比较,亚洲国家由于时间短,技术、商务活动及大众传播媒介都是同时上网的,而实事上,技术、媒体软硬件的普及,以及商务经济活动的展开都需要时间来营造环境,如果步伐迈得过快,就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现在一些亚洲国家都出现了互联网上新闻、服务热、而商务冷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亚洲国家的电子商务落后于发达国家,还不成熟。 据报道,从总体上看,亚洲国家的电子商务企业有9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因为真正可行的电子商务是将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和传统企业相结合的联盟合作关系。电子商务是一项全球性商务大变革,牵涉到国际贸易、客户服务、产品推广等方方面面的合作,不是单靠建一个新平台赚到介绍费就可以了。 而这样的多方面高质量合作关系,目前在众多的亚洲国家互联网上还没有能建立起来。 世界第一大芯片公司英特尔公司的执行副总裁欧德宁先生于2000年4月初,专程到中国推广英特尔提出的第三代互联网概念。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简单地将公司的信息搬到互联网上,企业与客户之间没有交流,这是第一代电子商务的概念。在第二代电子商务中,又进了一步,就是企业和客户之间有了交流,企业将互联网服务器与后端系统连接起来,使客户能够在网上发送并跟踪订单,但这种交流是单向的,是以企业为中心的。目前互联网世界就处于第二代世界。英特尔提出的第三代电子商务,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不但是双向的、实时的,而且,中心由企业转移到客户,企业跟着客户的需求跑,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是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特征,这就是第三代互联网商务的市场所在。 当时有记者问:英特尔现在到互联网尚不发达的中国来推广自己的电子商务,是否为时过早?欧德宁先生回答说:在互联网时代,最怕的就是循规蹈矩。中国的互联网完全可以跨越一些阶段,在更高层次上发展,一步迈进,没有必要哪个阶段都经历。所以,不算为时过早⑥。但是我们说:也许事实并不如此。如果在亚洲国家中PC的普及率、网络的普及率(网络成本问题在内)上不去;信用体系(包括团体的和个人的)、配送体系建立不起来,发展电子商务仍是水中望月。 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不相称是互联网门户网站的制作和点击率上,亚洲国家可能不输给发达国家,如在中国雅虎的访问量不及新浪,亚洲互联网发展较快的各国都有点击率很高的门户网站。再就是传统媒体在网上的表现,也让亚洲百姓称快,如在华语国家著名的新加坡联合早报电子版、今年上半年改版的中国著名通讯社新华社的新华网,以及人民日报网等等,都是点击率很高的网站。 四、亚洲国家互联网发展现状堪忧美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同时又保持低通货膨胀,互联网的发展功不可没。有经济学家指出,正是由于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使美国得以继续坐着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宝座。据美国一家权威调查机构今年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去年互联网给美国经济注入3000多亿美元的产值,并创造了120万个就业机会。 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使美国产生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信息服务部门,并产生了上千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在美国,1998年网络产业的收入已达3,014亿美元,对经济所起的作用可同汽车制造业相匹敌。网络经济对其它行业发展产生的效能更是难以估量。另外,瑞士信贷银行日前也预测,在今後几年,全球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贸易总额将保持100%左右的年增长率,到2003年将超过12,400亿美元。 另外,数据还显示,欧洲网上交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再谈网络广告的前景

  • 下一篇文章:虚拟还是现实(下)――再描广播电视媒介的市场竞争版图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互联网对亚洲的影响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互联网对亚洲的影响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
  •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探究
  • ››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的影响...
  • ››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 ››互联网对亚洲的影响及发展中存在的...
  • ››互联网对税收工作的七个影响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