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探寻竞争性收视分析的一般路径      ★★★ 【字体: 】  
探寻竞争性收视分析的一般路径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54:27   点击数:[]    

。这可能是造成A频道部分观众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有鉴于此,不妨考虑在两档新闻节目中间安排兼有一定新闻性与轻松休闲性的节目,作为过渡,亦起一定的导入作用。由于新闻一直是A频道的强项,不少人收看A频道便是冲着其新闻节目而来,而晚间寻求休闲和娱乐,也是一般人的正常心理。因此这样的安排,一来张驰有度,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晚间休闲娱乐的需求;二来有助于观众在A频道内“顺流”;第三,可以吸引一部分观众“入流”A频道观看其下一档新闻节目。 由于市场不同,竞争格局和态势各异,竞争策略会不一样,相应采用的编排手段也有多种,比如硬碰硬策略、反向策略、水平策略、垂直策略、吊床策略、搭帐篷策略,等等 [5]。 六、结语 本文提出了竞争性收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路径,并举例进行了简略说明。这些方法和路径是我们在思考各种竞争现象、探索多种分析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的,也会随着我们思考的深入和探索的深化而进一步充实、完善。 需要指出的是,拥有完整准确的收视数据,以及科学方便的操作软件,是实现分析目的重要前提。 在多频道电视竞争时代,一个电视台、一个频道乃至一个栏目(节目)要想生存、发展,有所作为,都需要了解市场动向,熟谙竞争规律,都不能忽视对竞争性收视分析的掌握和运用。由于电视市场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竞争性收视分析的路径和方法,需要视具体情况不同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以适应不同的要求。只要熟悉指标,理清思路,兼顾相关因素,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竞争性收视分析都会有独到的发现,较好地实现分析目标。  注释: [1] 可得观众:指由日常生活作息规律所决定的一天当中某一时段可能收看电视的观众。 [2] 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第98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3] 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第172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4] 叶家铮等“世纪之交中国城镇电视观众需求变化及其对策”调研报告,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1年7月。 [5] 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第174~178,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参考资料: 1、 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2、 刘燕南《电视传播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3、 王兰柱主编《聚焦收视率》,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4、 《收视中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电视研究》等期刊。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

  • 下一篇文章:转型:在变与不变之间──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广播的发展及思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探寻竞争性收视分析的一般路径”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探寻竞争性收视分析的一般路径”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论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
  • ››超女旋涡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 ››浅论博客名誉侵权中的法律责任
  • ››海外华人种群变化对华文媒体生态的...
  • ››媒介框架之预设判准效应与阅听人的...
  • ››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
  •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
  • ››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探寻竞争性收视分析的一般路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