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的,为广大受众的,广大受众喜爱与否、接受的程度、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必然是编辑主体认真加以考虑和对待的问题,并会根据各种情况做出种种超前的预测,以指导自己的编辑选择活动(完善编辑方针、修订选题计划、矫正编辑视觉、调适编辑风格),从而使后在的编辑反馈信息对先在的编辑选择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作用和影响。 2.反馈信息对作者的前向作用效应。在具体的文化创作过程中,作者是文化作品的直接创作者,他根据自身对外界信息的感知进行一定的智化加工,从而形成一定学科领域里的文化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显然是主动的,具有创作的自由性和主观能动性,而编辑的选择活动则是被动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是,创作者的主动性和先在性也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意义上它要受到编辑选择及其反馈信息这一事后行为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先在事物明显地带上此后所发生的一些事件和行为的性征和特点。这是因为,创作者的创作是为社会的,他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否则,他的创作劳动就只能停留于“私人劳动”形态,不能实现其由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因此,他的先在的创作活动就不得不考虑事后社会(编辑选择、反馈信息)对他的评价和选择。正因为如此,各种各样的后在的反馈信息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作品创作这一先在的行为,使作品、作品的创作活动明显地呈现出反馈信息的前向作用效应。这也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需求的内在机理。 由于编辑选择活动反馈信息前向作用效应的存在,使得编辑选择活动中信息的反馈不仅直接影响到编辑的先在的或后在的选择活动,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作者的此前或此后的创作活动,因此这就对编辑的信息反馈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重视反馈信息的搜集;二是要科学地对反馈信息进行整理;三是要更多地利用反馈信息。
[align='center'] [/align]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