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外国文明史
   何平:文化与人格:中国和欧洲——兼论文明转型期国民性格的再建构      ★★★ 【字体: 】  
何平:文化与人格:中国和欧洲——兼论文明转型期国民性格的再建构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1 20:40:20   点击数:[]    

中国文化人格的“集体意识”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等帮助下建构起来。孔子整理了以文本的形式存在的历史记忆,并对其中的人物进行人格品质上的评论,从此开启了中华民族有关道德伦理和人生意义那套话语体系。他们的道德伦理言说和人格形象帮助形成了中国社会若干典型的人格特征,并在后来长期影响中国人格的发展伦理言说。中国的古典哲学中,可以看到三种理想人格的描述。1、儒家哲学所倡导的统治阶级和上层人物所应遵循的人格典范,即“君子”、“仁人”、“圣人”。它的核心价值观是所谓“归仁养德”,把履行人的社会责任视为首要,即所谓尽人伦、施仁义。2、道家哲学所鼓吹的典范人格,“真人”。它为上层阶级人物或学者私人生活和业余生活提供精神规范,其核心价值和人格特征是所谓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回归自然或退隐园林。3、义士。这是墨家哲学所提倡的普通人民的人格典范。它的核心价值观是所谓“赖力仗义”,即依靠自己的特殊技能或劳力为生,同时又以“义”为出发点尽力帮助他人或朋友。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从理查德_霍加特看文化研究的跨学科学术传统

  • 下一篇文章:日本“批判佛教”的最新进展及其实证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何平:文化与人格:中国和欧洲——兼论文明转型期国民性格的再建构”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何平:文化与人格:中国和欧洲——兼论文明转型期国民性格的再建构”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谈城邦的正义与灵魂的正义
  • ››中西身体文化对健康的不同诉求
  • ››日本“批判佛教”的最新进展及其实...
  • ››何平:文化与人格:中国和欧洲——...
  • ››从理查德_霍加特看文化研究的跨学科...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