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容易了。 因此,我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搞意识形态争论,搞所谓的姓社姓资争论,是无济于事的。必须看到中国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差距,并积极吸收西方政治发展的先进经验,自觉主动地融入全球化潮流中,惟有如此,中国才有进步,中国才有希望。盲目追求标新立异,追求所谓的“中国特色”,只能是自欺欺人之举。 古人云,“位卑未敢忘忧国”。笔者历时数月,终成此文,虽文章肤浅,但确实反映了一个热血青年对祖国的关切,对人民的关切。不敢奢望本文能够“一石激起千石浪”,倘若它能够引起政治学界对政治竞争这一沉寂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问题展开一点讨论和争鸣,便感到莫大的慰藉和满足。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恩列斯毛周邓有关著作 2.[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4.[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5.[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2版。 6.[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7.[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9.[美]E·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美]约翰·基恩等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3.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4.郑传坤:《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宋玉波:《民主政制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6.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萧超然:《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刘智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 20.荣剑、杨逢春:《民主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1.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2.黄卫平:《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3.董郁玉、施滨海编:《政治中国---面向新体制选择的时代》,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25.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李步云:《宪法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8.唐晓等:《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9.蔡定剑等:《人民代表大会二十年发展与改革》,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30.陈会昌:《竞争社会---心理---文化透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年版。 32.黄文扬:《国内外民主理论要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3.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4.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5.李景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6.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26页。 [美]拉里·戴蒙德:《第三波过去了吗?》载刘军宁编:《民主与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00页。 同②,第121-122页。 宋玉波:《民主政制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181页。 金太军:《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载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1999年第4期第5页。 陈会昌:《竞争社会――心理――文化透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53页。 《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2页。 引自张星久:《试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J],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4期第84页。 [美]E·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M],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民主的再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1998年版,第5—6页。 除非另有说明,下文中所称政治竞争皆指这层含义。 [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页。 [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49页。 宋玉波:《民主政制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2页。 参见[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另见达尔著:《论民主》[M],林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85-186页。 宋玉波:《民主政制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95页。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教研室编:《现代政治学导论》[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4页。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页。 [美]查尔斯·比尔德著《美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87页。 宋玉波:《民主政制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 参见郑传坤:《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280页。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67 页。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河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4页。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65-366页。 罗银胜编:《顾准民主与“终极目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页。 [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页。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