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法学理论
   欧洲公地共同体管理中的法治因素      ★★★ 【字体: 】  
欧洲公地共同体管理中的法治因素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3:08:57   点击数:[]    

斯(Sayles)说:习惯法“被认为是基本法,不可修改的法,自不可记忆之年代即已存在的法,不得篡改。”③习惯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权威,是因为它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的检验。欧文先生说,一个惯例要直到“人们对它的记忆不冲突”之时才成为惯例。④直到1859年,法国政府在收集公共牧场的统计资料时,还主要依靠为治安法官而编的地方惯例的手稿。而这些惯例就是村规。⑤在一个习惯就是最高法律的社会,当村规成为公地共同体的习惯之后,它们就具有了至高的法律地位了。笔者从大量村规中看到,公地共同体从地块走向、结构,到耕种、收割、放牧、打干草的程序,到道路、水渠、篱笆的维修,到庄稼、粮食、牲口的保护,甚至到公共场所的卫生,教堂周围的秩序,邻里之间的关系,作息时间,等等,都是村规管理的内容。当然,最重要的是,它们是在法庭上和具有最高法院性质的村民会议上判断案子、实施处罚的准则。


①Warren O. Ault, Open-Field Farming in Medieval England : A Study of Village By - Laws, New York, George Allen& Unwin Ltd,1972, pp.53,123,125.

②Warren O. Ault,"Some Early Village By- Laws",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Vol.45,No.178(Apr.,1930), pp.208 - 209.

③Warren O.Ault,"Village By-laws by Common Consent", Speculum, Vol.29, No.2( Apr.,1954), p.386.

④C.S. Orwin,"Observations on the Open Fields",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 Vol.8, No.2(May,1938), p.131.

⑤George W. Grantham, "The Persistence of Open- field Farming in Nineteenth- Century France", The Journal of Eco- nomic History, Vol.40, No.3(Sep.,1980), p.521.

 

17世纪意大利实行公地制度的村庄内罗拉(Nerola)的事例,典型地表明了村民们是如何珍视他们共同体的最高法律的。一直保存至今的该村的《法规》(Statut0,与村规类似),概述本村的刑法和民法;确定对违反这些法律的行为的惩罚;明确村民们应该交纳给领主的捐纳;描述本地的农业惯例;大致描述本村的管理方式;列举出属于村民和领主的权利(比如狩猎权)。在村庄与领主的冲突中,他们以此为武器,捍卫其权益。1644年,领主的管家在村庄的大门上张贴新规定,对于牲口侵入庄稼地的处罚,从原来的货币处罚升级为身体处罚。村庄的长老(村庄的行政负责人)立即发现此规定与惯例不符,他们向村民大会报告了此事。在村民会议上,一位村民说,在上一个领主统治本村庄期间,未引进过任何与《法规》不一致的规定,因此,他要求长老们向管家请求收回成命,尊重《法规》;如果不行,则直接请求领主或者其他人干预此事。大家一致投票支持他的提议。这说明,村民们认为,领主无权单方面改变《法规》。1645年,管家擅自要将量度村民们交给他的橄榄油的杯子的容积扩大,从而增加村民的交纳量。长老们与他谈判无果,于是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这一做法违背《法规》,并且违背了修改《法规》的程序——固有的程序应该是:“如果我们想调整《法规》,我们就召开村民会议”。他们计划,实在不行,就去罗马直接找住在那里的领主要求收回成命。为此,村民们在大会上还讨论了怎样运用《法规》保障他们的权益的问题。他们说,这份珍贵的文件必须保护好。长老们问大家,是再誊抄一份还是印刷出来?还建议,把它带去见领主,要求领主命令其下属官员执行它,特别是执行其中对“我们的共同体”有利的部分。有人建议印刷出一份“真本”(也许是经过公证的);将原始的和备份的《法规》都锁在一个箱子里,三个长老各执此箱子的一把钥匙。①可见,在村民们的心里,《法规》的地位有多么高!

笔者还发现,在中部德国的一些村庄,公地共同体的官员们定期大声地向村民们朗读本村规则,以让每个人都熟悉它们。②这当然也表现了法律至上的精神。

①Caroline Castiglione, "Political Cultur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Italian Villages",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Vol.31, No.4 ( Spring,2001 ), pp.533 - 535.

②Jerome Blum,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Polity of the European Village Community from the Fiftee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 Vol.43, No.4(Dec.,1971), p.548.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探讨如何解决探望权的执行难

  • 下一篇文章:张国荣之死的法律思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欧洲公地共同体管理中的法治因素”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欧洲公地共同体管理中的法治因素”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步如澄明之径———法律推理在司法...
  •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之夭夭 法律援助受...
  •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 ››论清末的司法主权问题
  • ››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以米尔恩人权...
  • ››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 ››中国宗教法总述(下)
  • ››司法改革八大难题
  • ››立法听证:制度民主的价值
  • ››情事变更原则探析
  • ››欧洲公地共同体管理中的法治因素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