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法学理论
   论民主宪政与小康社会      ★★★ 【字体: 】  
论民主宪政与小康社会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2:45:40   点击数:[]    

度和剥削的存在,精神文明在总体上还处于初级形态,而民主宪政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人的平等与自由,它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大的解放,从而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们相处在和谐、互动、合作、奋进的社会环境之中,这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科学的发展、法制的完善。这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文明形态。17

  其二,民主宪政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涵,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这里所讲的法制,无疑就包括民主宪政在内。民主宪政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民主宪政制度根植于西方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是基于西方的文化传统所内生的一种现象,它体现着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观念,是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价值的载体,包含着人们对宪政本身的确认、追求和信仰。一句话,民主宪政是宪政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宪政文化蕴含的个体人格独立,权利意识、平等观念,社会公德意识,官员的从政道德等本身就构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18可以说,民主宪政制度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精神文明的内涵,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其三,民主宪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首先,民主宪政为精神文明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如我国宪法总纲部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若干规定,就确认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此外我国现行宪法第22条也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这一宪法原则为公民的文化权利提供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充分保证我国文化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促使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民主宪政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环境保障。19精神文明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下进行的。民主宪政通过法律的权威,对破坏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从而保障了社会环境甚至净化了社会环境。与此同时,民主宪政的形成与发展,对全体公民也是一种教育力量,能引导人们明确自身权利义务,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从而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结语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民主宪政与小康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两者互为基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必须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现小康社会的同时,积极推动民主宪政在我国的生成与发展,用民主宪政来为小康社会的实现和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大力加强小康社会的建设,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来夯实民主宪政的根基,使民主宪政在我国真正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注释:

  1 信春鹰,《寻求民主与宪政的平衡》[M],载《公共论从》第3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48页。

  2 林广华,《论宪政与民主》[J],《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

  3 [美]沃尔特·莫菲,《东欧的宪政民主》[J],载于《比较宪法项目论文》英文版,1990年6月。

  4 马乾瑞,《宪政国家的生成条件》[J],《天中学刊》2003年第6期。

  5 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272页。

  6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版。

  7 汪习根,《论发展权与宪法的发展》[J],《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1期。

  8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三联书店1998年版序言和第392页。

  9 汪进元,《政治文明与宪政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10 同上。

  11 马乾瑞,《宪政国家的生成条件》[J],《天中学刊》2003年第6期。

  12 魏小军,《小康社会的宪政发展》[J],《学术探索》2003年第3期。

  13 田忠,《宪政国家——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健康发展的政制安排》[J],《人文杂志》2000年第5期。

  14 同上。

  15 金兴华,《经济转轨、政府定位与宪政民主》[J],《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3期。

  16 汪进元,《政治文明与宪政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17 李龙,《民主宪政与精神文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18 庄汉,《宪政民主与小康社会》[J],《武汉法学》2004年第2期。

  19 李龙,《民主宪政与精神文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国企改制有没有违宪?

  • 下一篇文章:从“平衡”到“分类”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民主宪政与小康社会”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民主宪政与小康社会”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步如澄明之径———法律推理在司法...
  •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之夭夭 法律援助受...
  •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 ››论清末的司法主权问题
  • ››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以米尔恩人权...
  • ››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 ››中国宗教法总述(下)
  • ››司法改革八大难题
  • ››立法听证:制度民主的价值
  • ››情事变更原则探析
  • ››论民主宪政与小康社会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