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国际法
   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与美国的新世界观      ★★★ 【字体: 】  
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与美国的新世界观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4:25:00   点击数:[]    

后,支撑美圆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的不再是诺克斯堡的黄金储备以及其他实质性财富,而是美国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据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在2002年,美国的贸易逆差高达4400亿美圆,企业债券的46%、股票的11%、总资产的23%都为外国人所有,与 1994年相比美圆的购买力缩水了大约三分之一。因此,美圆体制只有借助其他国家的资金才能维持,才能发挥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作用。这里实际上存在着非常尖锐的自我矛盾:美国经济必须借助外来资金才能维持美圆的强势,而强势的美圆又会反过来造成巨额贸易逆差,更需要借助外来资金才能弥补亏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199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就像建立在流沙之上的华厦高楼。不过,虽然存在着不安定性和危险性,靠印刷纸钞来换取财富,靠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来维持纸钞的信誉这样的机制对美国人而言当然很美妙。在外来资金中,最重要的有两股:一股来自产油国,特别是沙特阿拉伯(1991年海湾战争的深层目的其实是掌握该国);另一股来自日本。其中石油买卖以美圆作为唯一支付手段的制度安排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美国凭借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压倒优势长期强迫所有国家在进行石油交易时只能流通美圆,而不得用其他货币付款。但是,在19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之后,伊拉克宣称在出口石油时不收美圆,而采用欧元结帐,否则不卖也。根据联合国经济制裁的规定,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必须存入联合国,并从中提取使用,这些存款也都被兑换成欧元了。近来伊朗、北朝鲜也开始效仿这种做法。就连从来对美国说一不二的日本,这两年也在大幅度增加对欧洲的直接投资(这种投资不仅仅基于经济的逻辑,也有跟美国赌气的情绪化色彩)。长此以往,势必颠覆美圆的垄断地位,让美国纸钞印刷机不能继续成为“会下金蛋的鸡”。为此,美国不得不通过伊拉克战争再次显示自己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从而重新定义美圆以及美国金融体系的价值。从金融战争的角度来观察伊拉克一役,美国的目的是维护建立在“石油美圆”机制之上的国际石油市场的秩序,把世界上富余资金最多的沙特阿拉伯和日本和自己永远绑在一起,并通过彻底控制沙特阿拉伯等国的石油剩余生产力来操纵石油价格,通过彻底控制日本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许多美国银行正在策划乘日本清算不良资产之机兼并有关的亏损银行)来诱导更多的资金流向美国支撑景气,进而采取先打击欧元、后打击人民币的方式来阻止美圆体制的动摇乃至瓦解。如果上述策略是真的并且均能得逞,那么美国就能实现其最终目的——建立起一种在“民主的帝国”(小布什的行动计划)主导之下的“世界法治秩序”(老布什的理想图景)。关于这样的全球统治体制,布什政权最迟从2002年5月29日起就已经胸有成竹了。这一天,布什总统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讲演,首次宣告放弃针对冷战的基本战略——威慑和围堵,准备采取针对新敌人的新战略,不是围堵,而是实力攻击。接着在8月15日发表的美国国防报告也表明了要采取先发制人和使用核武器的高压态度。在9月20日,被称为“布什主义”的《美国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正式公布,主要内容包括:为维护和平而坚决粉碎恐怖分子和独裁者的威胁,为自卫毫不犹豫地采取先发制人的单独行动,不容许出现与美国同等或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出现,通过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等等。

  一言以蔽之,从冷战时代强调围堵的“杜鲁门主义”,到后冷战时代强调攻击的“布什主义”,美国世界战略正在发生本质性变化。这将导致什么结果?首先,可以说同盟国、协调体制对美国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了。最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已经出现了很深的裂痕,德法比三国与美国公开对立,美欧协调主义正在呜呼哀哉,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体制也即将变成“夏天的暖炉、冬天的团扇”那样的过时用品。假如德国和日本现在就要军备化,甚至建立核武装,怎么办?对这个问题,美国也已经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这次伊拉克战争的准备,虽然也组成了多国联军,增加了几许“得道者多助”的声威。但在骨子里,布什政权其实是想高呼“寡助些吧,寡人不怕”的。因为这十年来军事技术方面的飞跃性发展,使他们产生了天下无敌的绝对自信。另外,布什总统所具有的天命(Manifest Destiny)意识和传道精神似乎还进一步把这种自信转化成救世主的幻觉。例如,他在2003年1月28日的国会演说中曾经引用福音传道派的教义激情道白:“美国公民的善良和理想主义以及信仰中具有伟大的力量,具有创造奇迹的力量”。

  所以,整个作战筹备基本上还是美国唱独脚戏,只让英国敲边鼓,其余盟国都未劳驾。如果布什政权按照预定计划在2003年夏天以前占领伊拉克,那么中东的局势将彻底改观,一直支持中东的欧洲大陆主要国家将威信扫地,它们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大幅度弱化。美国很可能将由于这次单独作战而在世界上确立起帝国的地位。但是,如果布什政权的如意算盘不能得逞,那么美国的力量势必受到相当大的损伤。一切将取决于战果以及报复性恐怖活动的烈度和持续性。

  其次,联合国以及现行国际法体系对美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虽然共和党大老、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赫尔姆斯在2000年1月以美国分担的经费占总数的25%为由而要挟联合国的发言引起了国际非议,但这样的想法在美国政界恐怕也未必仅仅是一个过时的过激分子的偶尔失言。从美国近年来对国际机构和条约、公约的态度可以看到,本国中心主义已经膨胀到极点。迄今为止,布什政权已经撤回了克林顿前总统对设立国际刑事法院公约的签署、片面撕毁了与俄罗斯签定的关于削减反弹道导弹的条约、否定了关于大气变动的京都议定书、拒绝参加关于禁止对人地雷的协定、反对根据生物武器条约进行的检查、有意缺席2002 年8月底召开的环境高峰会议,如此等等。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上述事实就匆忙断定布什政权已经堕落成了以暴力消灭主权和法律秩序的法西斯政权。但这个总统表现出空前的好战倾向则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美国毕竟是民主宪政的国家,对强大权力的制衡机制以及舆论监督仍然在发挥作用。根据德国一个研究机构最近在美国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美国有许多公民对布什政权的单边主义表示反感,61%的人认为在外交方面应采取多边协调路线,65%的人认为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应该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并取得同盟国的支持,76%的人拥护国际法。至于这里所说的国际法与布什政权所标榜的“世界法治秩序”在概念内容上究竟有什么区别,还值得仔细推敲。

  不言而喻,当前的国际形势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9.11事件”使中国不仅避过了布什政权本来对准中国直刺而来的矛头,甚至还能借反恐之机与美国结成了统一战线,赢得了自我调整的时间。特别是在美国与各同盟国的关系发生本质性变化之际,全世界正处在大分化、大改组的动荡当中,为中国获得新的定位提供了可能性。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主要势力圈的国民总生产(GNP)的份额如下:美国为10兆美圆、欧盟8兆美圆、日本为4兆美圆、中国为1兆美圆;在德国和日本都处于不景气的状态下,其中中美两国之间建立互补性合作的潜力最大。但是,由于文化和体制上的中美对立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迅猛势头,如果双方的世界观或者其中一方的世界观不发生根本的变化,美国不可能解除对中国的高度戒备,中国也不可能束手就擒。如果美国在伊拉克(2003年)和北朝鲜(2005)先后得势,并且能够有效地克服报复性恐怖活动,美国很有可能会在今后十年之内再次把攻击的矛头直接对准中国,其主要手段将包括对石油贸易的管理、对能源运输航线的控制、金融战争、撤资制裁、军事钳制、台海危机、中日冲突,等等。据报道,2003年10 月,美国将在东海实战配置一艘能向中国城市和基地发射七枚巡航导弹和十二枚三叉戟核导弹的潜水艇俄亥俄号。而且,不久之后还要配备另一艘拥有同样性能的核潜艇在中国周围海域卧底。如果这样的计划付诸实施,从此中美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关系以及国家安全将发生实质性变化。在中美不能化解敌意,而国际环境又不发生大变动的条件下,那么到2025年左右有可能会出现两国摊牌的结局。因此,从现在起留给中国在内政方面进行自我变革和在外交方面纵横捭阖的时间大约只有不到十年!

  十年,也许就是这十年将决定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命运。

  季卫东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TRIPS协定与中国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改革——与欧盟主要成员国相关制度比较(上)

  • 下一篇文章:适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约定所有权要注意六点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与美国的新世界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与美国的新世界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析“入世”后我国海运服务贸易法...
  • ››试析国际技术转让中商业行为的限制...
  • ››北约东扩、华约瓦解之渊源
  • ››提单的性质与提单权利
  • ››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及其...
  •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再探讨
  • ››比较法方法的一个注释――海上货物...
  • ››去意识形态化——WTO法律机制解决中...
  • ››从主权平等的发展看我国四十年来国...
  • ››韩国国际私法的回顾与展望(下)
  • ››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与美国的新世...
  • ››伊拉克战争和战后重建的人文因素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