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 |
|
|||||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及国际条约在中国国内法中的适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4:20:42 点击数:[] ![]() |
|||||
超乎人的意识的最高规范。 ⑧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7—159页。 ⑨ 如菲茨莫里斯认为两种法律体系没有共同的活动场地,因此它们作为体系不发生冲突。卢梭(Rousseau)认为国际法是一种“对法关系的法律”。布朗利认为国际法和国内法在各自的领域内是最高的,一个体系并没有对另一个体系的优越性。持协调论(Theoryofharmoniza tion)的奥康奈尔认为两个法律体系是在一个水平之上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苏联学者童金也认为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隶属关系。在国内,学者们一般认为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彼此不是互相对立而是互相密切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补充的。参见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27—29页。 ⑩ Shaw,Malcolm,N.,InternationalLaw,3rd,edition,1991。 11.李浩培:《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第386页。 12.陈寒枫、周卫国、蒋豪:《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及中国的实践》,《政法论坛》2000年第3期,第119页。 13.Partisch,InBernhardt,Vol.Ⅱ,PP.1194-1195.转引自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14.龚刃韧:《关于国际人权条约在中国的适用问题》,参见夏勇:《公法》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15.李兆杰:《条约在我国国内法效力若干问题之探讨》,《中国国际法年刊》,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第271页。 16.李适时:《中国的立法、条约与国际法》,《中国国际法年刊》,1993年版,第264页。 17.18.19.20.王丽玉:《国际条约在中国国内法中的适用》,《中国国际法年刊》,1993年版,第282页,第299页,第299页,第291页。 21.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批准或加入某条约之前进行国内立法,以满足条约的要求,便于实施条约,或者对国内法进行修改,以尽量避免国内法与条约发生冲突;二是先批准或加入条约,再立法。 唐颖侠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