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阿伦特关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对立,个人自 由主义的旗手哈耶克关于“个人主义”与社会的对立⑿。公民个人权利与行政权力、公民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入题都应从这个角度入手。 3 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传统的行政法观念认为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的冲突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现象之一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因对宪法关于为公共利益而对征用的补偿的修改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什么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界定的标准是什么?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而法律要求的不能是很含糊的表述,任何很含糊的表述都会成为权利或权力滥用的借口。用法律给“公共利益”进行规范的表述已经显示它的必要性⒁。而且我们也需要全面对传统行政法观念中的公共利益于个人利益的关系进行分析,究竟是否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着不可消弭的张力?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认为道德就在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他说:“道德主义者不断地谴责人性中的恶,但这只能表明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是多么无知。人并不恶,他们只是由其利益所驱动。道德主义的谴责自然不可能改变人性中的这种动力。需要谴责的不是人性中的恶,而是立法者的无知,因为他们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与共同利益对立的位置上。”⒂ 在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问题上,应该冲破传统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对抗的这种惯性思维。我们认为行政机关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当某项为公共利益进行的行政任务因个人利益的阻碍而难以完成时,行政机关可以采用其他路径完成,如果采用的路径可以完成这项任务但成本过高或者除非公民个人对公共利益做出“特别牺牲”才能完成任务的话,也应该重新考量公共利益本身,公共利益是一些公共的资源,如果量化平均分配的话,公众中每个人分的的份额是否非常可观?也或者公共的利益是一种远期的利益,大部分公民个人对应该分配的这份利益不是非常急需或者近期的意义不是非常重大,这种因为公共利益做出“特别牺牲”的个人却因此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的话,那么这种“特别牺牲”应该就是非正义的。同时,公共利益也不是一元化价值的载体,是多元价值的聚合体,如果为了某一两种价值的实现而牺牲了其他的价值,那么这种“公共利益”也是非正义的。 4 公民个人权利与行政权力公民个人权力应该是行政权力行使的界限,对这一点,国内和国外的行政法学都给于了应有的尊重,也是当代行政法学的轴心所在。笔者以前比较赞成以行政权为核心建构行政法学体系,但是应该注重“效率”与“公平”,功利主义代表边沁把功利原理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或最大福乐原理”,这也应该是当代行政理念之一,同时要注意被罗尔斯所批判的功利主义对“效率”和“公平”的埋没:只痴迷于社会的整体利益而漠视弱势者的自由权遭受的恶待⒃。相对于强大的行政权力,公民个人权利当属弱者。特别是我国在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的物质利益快速增长的时期,我们应当特别尊重非物质方面的权益。笔者认为,应该扩大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把被行政权力侵犯的其他非人身和财产的权利纳入救济范围。 5 宪政与行政法行政法素有活宪法、小宪法、动态宪法之称,行政法是宪法最重要的实施法,宪政观念、制度、价值以及制度的设置对行政的发展的作用自然也应该纳入行政法学的视野,也是行政法学基础理论同样不可回避的问题。 6 本土法律资源与国外法律资源不可否认,对国外行政法的比较研究对我国行政法学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我国宪政建设的实际,要根据我国的历史传统、行政法的发展现状、以及我过当前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唯有此,才能更好地利用对国外行政法比较研究的成果,也才能更好地为我过当前的法治建设把脉,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发展路线。 参考目录: ⑴周佑勇:<<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整和定位>>,载<<法律科学>>,1999 (2) ⑵王学辉:<<关于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的思考>>,参见中文域名<<宪行天下>>网站⑶于兴中:“ 后现代法学与中国法制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的发言载朱景文主编<<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⑷应松年 主编 <<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11页⑸参见 阎铁毅 <<我国法律体系中行政法律部门划分之我见>>载<<当代法学>>2001年第9期⑹胡建淼:<<关于中国行政法上的合法性原则探讨>>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⑺姜明安 主编 <<外国行政法教程>>,法律出版社,第51页⑻法国波城-拉杜尔地区大学教授 菲利普。泰尔:<<法国行政法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3年11月报告,参见中文域名<<宪行天下>>网站 ⑼参见 杨建顺 <<行政强制中的和解—三环家具城案的启示>>中文域名<<宪行天下>>网站⑽马长山:<<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制的基础和界限>>载<<法学研究>> 2001年 第3期⑾同 ⑵⑿黄基泉 著 <<西方宪政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第501—506页;第513—515页⒀罗豪才 主编 <<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8页⒁姜明安:<<界定“公共利益”,完善法律规范>>,载<<法制日报>>,2004年7月1日版⒂同⑿,第374页⒃同⑿,第538页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