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行政法

上一页  [1] [2] 


Tags:


   浅谈信访工作责任制的构建      ★★★ 【字体: 】  
浅谈信访工作责任制的构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8:09:23   点击数:[]    

走访形式及其他行为的责任
信访人违反《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对信访人进行劝阻、批评或者教育。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违反集会游行示威的法规的,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理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责任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客观真实,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㈡信访机构的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收到的信访事项应当登记、转送、交办而未按规定登记、转送、交办,或者应当履行督办职责而未履行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㈢行政机关的责任
1、受理信访行政机关
负有受理信访事项职责的行政机关在受理信访事项过程中违反《信访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⑴对收到的信访事项不按规定登记的;⑵对属于其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的;⑶行政机关未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的。
2、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
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⑴推诿、敷衍、拖延信访事项办理或者未在法定期限内办结信访事项的;⑵对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投诉请求未予支持的。
㈣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1、导致信访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负责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信访条例》第40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信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⑴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⑵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⑶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⑷拒不执行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作出的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
2、泄露信访内容以及作风粗暴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信访条例》的规定,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转给被检举、揭发人员或者单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作风粗暴,激化矛盾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违反报告制度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报告制度,对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㈤打击报复信访人的责任
打击报复信访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四、构建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把信访的矛盾纠纷消除在荫芽状态
㈠信访综合治理
设区的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信访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利于迅速解决纠纷的工作机制。
信访工作机构应当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如宣城市开始重视发挥社会团体如律师协会、公证员协会、法律援助机构等法律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在参与解决信访中的作用,由律师、公证员、乡镇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信访工作机构法律顾问接待并提供信访咨询等,收到了一定实效。
㈡信访信息资源共享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或者确定本行政区域信访信息系统,并与上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的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或者有关工作部门应当及时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输入信访信息系统,信访人可以持行政机关出具的投诉请求受理凭证到当地人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或有关工作部门的接待场所查询其所提出的投诉请求的办理情况。
㈢信访信息报告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时,可以就近向有关行政机关报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必要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必要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必要时,通报有关主管部门。
行政机关对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不得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
㈣信访督办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发现有关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建议:⑴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的;⑵未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⑶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⑷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的;⑸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的;⑹其他需要督办的情形。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提出整改建议后,收到改进建议的行政机关应当在30日内书面反馈情况;未采纳改进建议的,应当说明理由。如有的地方采用信访工作机构亲自督查督办和责任部门督查督办相结合的方法,做到督查有内容、督办有记录。在结案报告形成后,必须经签批领导亲自审阅。对报告内容不详或有疑义的,一律责令重新调查。
㈤信访情况分析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要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就下列事项提交信访情况分析报告:⑴受理信访事项的数据统计、信访事项涉及领域以及被投诉较多的机关;⑵转送、督办情况以及各部门采纳改进建议的情况;⑶提出的政策性建议及其被采纳情况。


安徽省宣城市委党校
安徽省宣城市公证处
电话:0563-3021349
   邮编:242000
电子信箱:notary1964@ hotmail. com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政府采购邀请招标谨防“黑箱操作”

  • 下一篇文章:供应商资格审查制度流于形式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浅谈信访工作责任制的构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浅谈信访工作责任制的构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司法对体育行会内部纠纷的干预
  • ››海峡两岸《国家安全法》比较研究
  • ››完善行政确认判决之若干思考
  • ››行政明确性原则初探
  • ››刍议起诉不停止执行
  • ››论行政规划
  • ››论公共利益
  • ››对行政法上“假契约”现象的理论思...
  • ››论政府采购的性质
  • ››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
  • ››浅谈信访工作责任制的构建
  • ››浅谈信访的弊端及对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