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热门标签:求职(14) 职场(2) 大学生(2) 教案(1) 身材(1) 面试(1) 简历(1)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法律论文 → 刑法 |
|
|||||
法律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刑事法修改———兼评公法全球化理论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21:37 点击数:[] ![]() |
|||||
的,甚至是落后的差异性。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或地区仍然推行重刑主义、种族歧视、种族灭绝、性别歧视等法律制度,这种法律制度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法律制度通行作法相比固然具有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是落后的、反动的、不文明的。最终,这种具有差异性的法律制度只能被先进的、文明的法律制度淘汰出局。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分地强调普遍性,忽略甚至抹杀差异性。没有差异性的普遍性,仅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生机与活力。法律全球化是具有普遍性的法律。这种普遍性的法律是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反映。法律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法律具有同一的内容和形式,世界进入了大同社会。全球化的法律是与民族国家的法律相伴随的,彼此不存在主次之分,轻重之别。 民族国家的法律能否吸收或者演化为全球化的法律,关键在于谁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民族国家的公法、私法与社会法同样面临着与国际通行作法接轨的问题。现在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接轨的问题。这种接轨的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况出现: 一是国际通行作法明显地比民族国家的法律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国家为了与国际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被国际社会视为异类,主动地或者被动地对民族国家的法律进行修改、完善。这种修改与完善,有的是渐进式的,如仅仅在某一法律条文或者法律规范中予以确认,或者对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予以保留。如,中国对一些国际条约、协议虽然签署,但对有些条款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有所保留。有的表现为突变式的,通过制定一部新的法律或者对国际条约、协议的完全接受。这当然要取决于民族国家内部的实际需要。任何国际条约、协议都需要民族国家通过法律确认下来,没有民族国家的配合,国际条约、协议只能是一纸空文。这就是国际条约的国内化。 二是民族国家的法律制度比国际通行的作法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那么就在民族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国际通行作法进行修改与完善,从而推动着国际条约、惯例良性发展。这就是国内法的国际化。民族国家法律的国际化程度,与该民族国家的经济实力、文明状况成正相关。一个国家经济实力越雄厚,文明程度越高,科学技术越进步,国际地位越高,其本国法律越有可能被国际条约、协议吸收,从而成为国际条约、协议的一部分。这主要基于国家之间的交往是以经济、军事实力作后盾的。民族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越强,国际地位越高,在国际交往、谈判中,讨价还价能力就越强,其本国法律就越可能上升为国际条约、规范的地位。如美国,冷战结束以后,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美国一下跃为世界之首。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强行推行其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模式。目前,全球化换个角度来说,就是美国化。美国法律在国际交往中作为一种模式被国际社会普遍遵循与接受。美国法律的国际化趋势,与其经济、军事实力相关联的。并且,美国法律具有域外效力,当国内法与国际法冲突时,适用美国国内法的规定。国内法的国际化也是法律全球化的一种形式。国内法的国际化固然与民族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相联系,但是,这种国内法本身应该是一种科学、民主之法,是一种良法,而不应该是一个国家仅仅从本国狭隘私利出发推行霸权主义的法。否则,这种国内法就应该加以抵制。 三是民族国家的法律与国际通行作法并行不悖,两者相互依存。这就是民族国家与国际通行作法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应该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法律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按照一个声音说话,按照一个模式行事。在承认民族国家主权和法律差异性的基础上,按照国际通行的作法要求民族国家对不科学、不合理的法律制度予以改革与完善。总之,法律毕竟是在民族国家域内生效,是主权范围之内的事情。公法全球化,是民族国家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 总之,法律全球化从总体上看仍然是一种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在法律领域的反映,公法全球化也不例外。全球化的法律与民族国家内部的法律应该并行不悖,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仅仅存在谁更合理、更科学的问题,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对话、借鉴,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景文 公法的全球化[J] 公法评论,1999(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0-71。 [3] 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遍[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 赵秉志 新刑法全书[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5] 陈光中,严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M]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 [6] 郎胜 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释义[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 [7] 朱景文 关于法律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A] 胡元梓,薛晓源 全球化与中国[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8] 孙国华 法理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9] 许崇德,张正钊 人权思想与人权立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