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热门标签:求职(14) 职场(2) 大学生(2) 教案(1) 身材(1) 面试(1) 简历(1)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法律论文 → 刑法 |
|
|||||
论计算机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之冲击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21:34 点击数:[] ![]() |
|||||
同编码存储,信息一旦数字化就可以利用计算机随意加码、编辑,而不具有其他证据相对稳定直观的特点。因此,将计算机证据归属于刑事诉讼法第42条中的任何一种证据,都是不妥当的。随着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多,计算机电磁证据将大量涌现,为了避免区分认定证据上的分歧与争论,刑事诉讼法应该作出恰当的回应,有必要将计算机证据规定为一种新的证据种类,给它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位。 注 释: 1.赵廷光,朱华池,皮勇 .计算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M]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13。 2.康树华 . 犯罪学通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30。 3.于志刚 . 计算机犯罪研究[M]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 31。 4.廖天华 . KV300L++“逻辑锁”事件有结论[N] 电脑报1997-09-12。 5.李文燕 . 计算机犯罪研究[M]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3.13。 6.屈学武 . 因特网上的犯罪及其遏制[M] 法学研究。2000.(4).98。 7.何家弘。 电子证据法研究 [M]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2 17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