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刑法

Tags:


   案例探讨: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      ★★★ 【字体: 】  
案例探讨: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8:43:02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2000年8月的一天,被告人边某伙同路甲,路乙,李某谎称王某在工程承包中得罪了宋
  某,宋某要找人对其报复,并称对方需要8000元钱,他们可以出面“摆平”此事,王某
  在感到害怕的情况下,将8000元钱交给路甲,边某等四人将钱瓜分。
  对于本案,有两种处理意见。一种认为就对被告人边某以敲诈勒索罪论处。一种认为
  应对被告人边某以诈骗罪论处。
  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在犯罪构成特征方面有相同之处,二罪的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都是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二罪根本区别在于犯罪客体与犯
  罪客观方面的不同,在犯罪客观方面,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向公私
  财物的所有人或持在人强索财物的行为,而诈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
  相的欺骗方法,骗取钱财的行为。在犯罪客体上,敲诈勒索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
  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人身权利;诈骗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以上述区别为基础,可对本案作如下分析:
  在客观方面,被告人边某及其同伙为达到其非法占有王某财物的目的,虚构一个实际
  上并不存在的宋某要对其报复的事实,使王某陷入错误的认识,从而交付钱财。这种客
  观方面的表现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特征。固然,如主张敲诈勒索罪的观点所认为的,
  被害人王某心里确实感到受到了强制,在这种情况下,才决定交钱化“灾”,但是,王
  某对宋某的报复感到恐惧,心理受到强制以致为摆平“矛盾”而交付钱财,是以王某的
  错误认识为前提的。被告人设置骗局的直接目的正是要使受骗者陷入错误认识。统观被
  告边某及其同伙的行为,都是以骗作为前提,作为主要手段,骗的特征贯穿行为始终并
  统领全部行为。一般典型的敲诈勒索罪,是行为人自己对受害人将来或当场实施威胁或
  要挟,而本案是被告人及其同伙假借“他人”对受害人实施报复为名对被害人实施威胁
  ,这种威胁离不开其所设的骗局,离不开被害人的主观错误认识。此种情形与在社会上
  制造、散布迷信谣言,引起他人恐惧,乘机以帮助驱鬼消灾为名骗取群众财物的行为相
  类似,在司法实践中,是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的。
  从犯罪的客体来看,被告人边某的虚假言论行为只侵犯了单一客体即王某的财产所
  有权,并没有侵犯其人身权利。因为虚假言论本身并不会在客观上对王某人身权益形成
  威胁。本案中,让王某感到受到威胁的是虚构中我宋某的报复行为,被告人边某没有宋
  某的授意,自己也没有表示如王某不交出钱财则代宋某实施对王某的报复行为,所以
  ,被告人边某没有也不会侵犯王某的人身权益。
  综上,本案被告人边某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应以诈骗罪论处。
  
    湘潭大学法学院 法律硕士
  E-mail:suntokeen@hotmail.com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挪用公款罪诸问题研究

  • 下一篇文章:死刑存废论之我见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案例探讨: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案例探讨: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洗钱罪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 ››网络犯罪停止形态
  • ››关于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对策研究...
  • ››对中国死刑制度的思考
  • ››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
  • ››毒品犯罪特别累犯否定论
  • ››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思考
  • ››法律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刑事法修...
  • ››论计算机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之冲击
  • ››案例探讨: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