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刑法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贪污受贿的胚胎性原因及其预防      ★★★ 【字体: 】  
贪污受贿的胚胎性原因及其预防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8:40:12   点击数:[]    

掌权者,要依法行使职责。同时,又要从优待吏,为他们有一个体面的生活提供物质上的保障。绝对否定或肯定“高薪养廉”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应该承认,“高薪养廉”对廉政建设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因为贪污受贿,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如果贪污受贿成本很高,就很少会有人去愚蠢地实施。从经济人的角度分析,下列公式无疑是正确的:
  公权+自私=腐败<私利→能遏制贪污受贿
  公权+自私=腐败>私利→易导致贪污受贿
  如果贪污一万元,他将损失十万元,他怎么会去做这样的傻事呢。
  关于从严治吏、从优待吏,新加坡的经验十分值得借鉴。新加坡现行的《反贪污法》共35条,规定了极为严厉和详细的惩罚措施。为切实执行该项法律,反贪污调查局具有广泛权力。调查局既是行政机构,又是执法机关。该局可以在没有逮捕证的情况下,逮捕涉嫌人员,有权没收贪污罪犯的全部贿赂。贪污者除被罚款外还可以被判徒刑;调查局有权调查贪污人在银行的存款、股票数额、费用帐户,甚至可以查找其家人的帐目;犯罪人职位越高处罚越重。反贪污调查局自成立以来,秉公执法,处理多起贪污受贿案件。新加坡环境发展部政务部长(副部级)接受了印尼商人赠送的7张机票,携带家人旅游。被发现后不仅被撤职,还被判刑4年。一名在监狱工作的警员,只因帮犯人买了条香烟收受15元“好处费”,被查出后不仅被解职,而且被判3个月徒刑。原国家发展与建设部部长郑章远曾为“公共住房”建设立下功劳,深受李光耀器重。反贪局调查发现他两次受贿50万元,但他拒不承认,而且还希望通过老领导李光耀出面帮忙。李光耀闻讯后怒气冲冲,令其停职,接受调查。郑章远最终畏罪自杀。关于从优待吏,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完整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按规定政府公务员每个月工资的20%比例提供公积金,政府按该公务员月薪的20%比例提供公积金,双方各交一半(发生经济危机时比例适当调整)。就是说每个公务员享有工资40%的公积金,以个人名义存在银行。这份公积金属于个人所有,但不得随意提取。按制度规定只能用于四项内容:(1)购买住房;(2)医疗治病;(3)为子女交学费;(4)养老基金。养老金必须在退休后方可领取,政府不另发养老金。可以想象,一个公务员每月可获得月薪40%的公积金,工作时间越久,所得积蓄越多。据统计,高级公务员(司局级)到55岁退休时,公积金总额大约有80-90万新元,相当于人民币400-500万元。如果在职时廉洁奉公,没有贪污腐败和违法行为,退休后,全家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但是,新加坡法律规定,凡是有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者,一律全部撤销其公积金。如商业部一局长,以购买新汽车的理由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付款后他却不买汽车而挪于它用。法院以“欺骗银行的行为”判处其被监禁一天,政府开除其公职,而处罚最严重的则是取消他50多万新元的公积金。可以想见,在如此严厉的法律面前,又有几个人敢冒此风险因贪小便宜而毁掉自己整个后半生呢!正是由于这样从严治吏、从优待吏,新加坡政府才成为了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府之一。(27)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廉政建设肯定会做得更好。
  总之,只要我们从内外两个方面下工夫,就能从根本上有效地割裂公权与私利的结合,从而达到预防贪污受贿的目的。
  
  
  注释:
  ①威霍·贝尔著《初民的法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7——78页。
  ②参见林剑鸣著《法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
  ③斯蒂芬·木莫尔著《权力与腐败》,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④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117页。
  ⑤参见辛子牛主编《中国历代名案集成(下集)》:“权相和珅贪纵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⑥见《跨越腐败的陷阱——国外反腐败的经验与教训》,第2——3页。
  ⑦⑨《反腐败:跨世纪的对策》,第5——6页。
  ⑧王沪宁编《腐败与反腐败——当代国外腐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5、214页。
  ⑩该材料取自华夏经纬网2001年8月22日。
  ⑾(25)《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⑿黄修荣、刘宋斌主编《中国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廉政反腐史记》,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⒀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⒁崔文化著《权力的祭坛》,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⒂林哲著《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页。
  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页。
  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7页。
  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10页。
  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页。
  ⒇《荀子·性恶》。
  (21)文清源著《自私论——万恶之源的理性批判》,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22)参见卓泽渊著《法治国家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2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68——669页。
  (24)参见《从政之道为民之德:领导干部政治道德研究》,第160——163页。
  (26)该材料取自西南政法大学网,龙宗智撰《步履艰难阳光法》。
  (27)该材料选自华夏经纬网。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犯罪产生的社会责任

  • 下一篇文章:刑法谦抑性的价值回归——以奸淫幼女的“明知”为视角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贪污受贿的胚胎性原因及其预防”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贪污受贿的胚胎性原因及其预防”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洗钱罪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 ››网络犯罪停止形态
  • ››关于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对策研究...
  • ››对中国死刑制度的思考
  • ››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
  • ››毒品犯罪特别累犯否定论
  • ››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思考
  • ››法律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刑事法修...
  • ››论计算机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之冲击
  • ››贪污受贿的胚胎性原因及其预防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