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
   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      ★★★ 【字体: 】  
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39:36   点击数:[]    

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9] 徐秀义 韩大元:《现代宪法学原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

  [10] 程荣斌:《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1] 刘云龙:《也论宪法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法学评论》2002年第3期。

  [12] 有学者在论述宪法诉讼时,认为世界上的宪法诉讼分为普通法院型和宪法法院型两种,并分别以美德为代表介绍其特点。本文主要考察美国和德国学者是如何指称他们的这一制度。胡锦光:《宪法诉讼制度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法学家》1994年第4期。

  [13]其英文表述为:But our federal courts have another power that sets them apart from courts in most othe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They can nullify statutes and decisions by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declaring that they violate the Constitution. This awesome power of federal courts and the Supreme Court derives from John Marshall‘s decision in Marbury V. Madison…… George Mckenna, the Drama of Democracy, American overnment and Political, 2nd Edition, 1994 Guilford: the Dushkin Publishing Group, Inc. P332-3.

  [14] George Mckenna, the Drama of Democracy, American overnment and Political, 2nd Edition, 1994 Guilford: the Dushkin Publishing Group, Inc. P332-3.

  [15] 韩大元:《宪法诉讼的民主价值》《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

  [16] 我国学者在将“宪法诉讼”译成英文时,译语五花八门。见江国华:《无诉讼即无宪政》《法律科学》2002年第1期,李小明:《论司法改革的理论基础及方向》《法律科学》2000年第5期,廖中洪:《中国宪法非讼化原因探析》《学习与探索》第5期。

  [17] 松花穆林:《中国宪法学》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1页。

  [18] 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另见刘兆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总论》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任何人当其基本权利或在《联邦基本法》第33条、第38条、第101条和第104条所规定的权利受到公权力的侵害时,均可提起宪法诉愿案,成为该案的当事人。”龚祥瑞认为“宪法控诉”(Constitutional Complaint)是德国独有的宪法救济方式。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第123页。

  [19]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20] 在行文论述时,准确的术语使用,能让人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季卫东:《合宪性审查与司法权的强化》 《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1] [英]休谟著,杨适等译《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22]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23]在中国,宪法修改和立法尽管在程序和表决比例上有差别,但在实际上都以特高赞成票通过,因此,让司法机关来限制立法权力,与中国的现实多少有些距离,可能会导致立法机关通过修宪来摆脱这一制约,使宪法失去稳定性。

  [24] Cf ……Morton J. Horwitz ,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 1870-1960: The Crisis of Legal Orthodox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pp .252ff.

  [25] Cox , The Court and the Constitution, P343-5.

  [26] 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27] 韩大元:《宪法诉讼的民主价值》《法商研究》2000年第4期。

  [28] 张灏:《幽黯意识与民主传统》载《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公共论从)第82页。

  [29]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30] 焦洪昌  李树忠:《宪法教学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31] 朱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1期。

  [32] E. 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 中国政法出版社2001年版第403页。

  [33] 王世杰 钱端升:《比较宪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5页。

  [34]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册)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69-170页。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立宪主义

  • 下一篇文章:全球化与中国立法发展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表达自由
  • ››论发展中国家的司法改革——一种国...
  • ››公民政治权利的要素与结构
  •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诉讼制度探...
  • ››财产权与宪法之关系的比较研究
  • ››制定我国1954年宪法若干历史情况的...
  • ››保障人权与维护国家安全并行不悖
  • ››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障问题
  • ››全球化与中国立法发展
  • ››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
  • ››宪法诉讼——一个批判分析
  • ››宪法诉讼是强化对执政党监督的可行...
  • ››宪法诉讼 —— 一个批判分析
  • ››宪法诉讼比较研究 ——— 以美、德...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