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明确表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为此,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落实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双任务”的同时,加速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对于中国经济提速发展大有裨益。
记者:作为参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起草者之一,您认为国家为何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
魏际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把握现在、立足长远、把握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重大战略机遇的关键,也是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去做的事情。
“战略性”体现在全局性和长远性,“新兴”则体现在高增长速度和最新科技运用上。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需求,被公认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仍难改规模较小的现状,亟须国家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支持其快速发展,肩负起未来推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新动力的重要使命。
记者:您认为“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有哪些待解问题?
魏际刚:目前,国家正在努力创造条件,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发展,前景乐观可期。
我国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技术支持、人力资源条件、雄厚的资本投入以及传统产业的发展基础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要素投入提供了保障。
但需要明确的是,一系列创新要素投入都要有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如何防止“有钱难用”,也为我国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命题。
金融改革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但相较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言,金融改革仍显落后,特别是专门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中小型金融银行是欠缺的。为此,加紧培育形成中小型银行,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对保证创新要素投入和产业持续快速壮大至关重要。
记者:您认为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如何更好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魏际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落实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同等重要的任务。传统产业也是当前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经济类别。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我国传统产业早前依靠土地、劳动力等低价要素获得经营的优势已经不在,中国正进入要素的高成本时代。与此同时,传统制造业面临的竞争也已经越来越激烈。
在发达国家与我贸易摩擦争端频发、东南亚和南亚等欠发达国家传统制造业加速发展、国际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键应放在如何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之上。
首先,确保传统制造业能够在成本要素高企的前提下获得创新;其次,确保提升产品品质,开发产品类别多样化;第三是要打造品牌。在“仿中有创”、鼓励原创、促进技术工艺改进的同时,想方设法把传统产业的运行总成本降低。
这需要国家营造好的环境,比如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升政府办公机构工作效率、对制造企业减征不必要的税收等等。与此同时,通过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比如供应链式的合作,形成上下游的大中小企业合作的模式等。
记者:在落实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双任务”的同时,产业发展还应在哪方面着力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魏际刚: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当前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二产业仍将维持高发展态势,但要获得更为持久的发展动力还应加快深化对三产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
从产业角度讲,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是非常滞后的。就是因为我们的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所以我们下一轮应该加大推进服务业市场化程度的改革。比如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释放活力、制定公平统一打破地区分割(服务业很容易形成地区分割)的发展政策。
此外,还需促进服务业向“三化”(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推进物流、金融、信息的“三化”发展,形成高效率、可监管的发展体系。当前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亟待通过市场化予以推进。
记者:为什么要推进深化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有哪些好处?
魏际刚:中国经济发展好的行业产业部门都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反之,服务差和发展品质不好的则都是被垄断和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的行业。
目前,一些重点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仍显落后,比如铁路的改革滞后、政企不分、外部资本无法进入以及铁路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长期存在,这就需要加快改革,推进市场化步伐引入竞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从服务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强国。
记者:从服务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强国,我们需要抓住哪些关键?
魏际刚:当前我国的服务业规模已然跻身世界前列,比如交通运输,物流等发展速度惊人。但是我们要从服务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发展还有着两个很重要的关键点:
一是我们的产品要具备创新能力,即产品具有创新性;二是把我们生产制造的好产品输送到全球还需要高效率、高效益的流通体系,即对市场动态能及时做出反映的流通体系。
当前我们的流通环节多、成本高的状态依旧,很多产品制造出来后,大量利润被国外拿走,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流通渠道和营销渠道。尽管我们已经是产品大国、贸易大国、流通大国,但还不是产品强国,贸易强国,也不是世界流通中心。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非常关键。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