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 要:高技术服务业现已成为辽宁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章分析了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的基本特征,并对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具备的优势和机遇、面临的劣势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高技术服务业,SWOT,辽宁省
高技术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指知识密集度高,依靠新兴技术与专业知识,具有明显的客户互动特征的商业性公司或组织,包括金融业、信息与通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辽宁省区域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专业分工不断细化与深化,辽宁省逐步形成了一个人才密集、知识密集、附加值高、低能耗、支撑并服务于经济、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体系。高技术服务业已成为辽宁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推动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共性技术、现代物流、集成电路、业务流程外包、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公共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精密复杂模具设计、生物医药技术、工业设计等。国家发改委2007年发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高技术服务业列为八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一、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的特征
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比北京、上海等省市起步晚,但是在进入新世纪后得以快速发展。中共辽宁省委制定的培育“一个中心”、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的目标,更使得全省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大幅提升。据辽宁年鉴(2010年刊)的数据,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完成1506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8年增长13.1%。其中,第三产业完成582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7%,增长12.1%,增幅比2008年提高0.5个百分点。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物流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娱乐服务业及租赁服务业等新兴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辽宁省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11.2%、13.8%和9.2%,邮政和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8.9%和15.7%。金融业支持经济的力度加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222.1亿元,比年初增加4650.3亿元。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辽宁省的主导产业之一。
2.成为安置就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2010年辽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末,辽宁省2277.1万就业人口中,从事第三产业的有960.4万人,占42.2%,比2008年增加67.9万人;其中,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增幅十分明显,金融业增加1.6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3.1万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1.4万人,已成为辽宁省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说明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因覆盖面广、知识性和创新性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营业税收入明显增加。辽宁省2009年完成全口径地方税收1119.5亿元,同比增加204.6亿元,连续6年实现20%以上增长。其中服务业地方税收完成707.3亿元,占63.2%,同比增长27.5%。
4.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通过引进连锁经营、物流采购中心等现代流通业态和营销方式,提高了全省的商业现代化水平。目前,全省城市连锁店总量已超过l万家,全年实现销售额千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全省构建起包括20个物流园区、800多家物流企业在内的物流网络。
5.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和结构得到优化。在辽宁省服务业增加值中,以金融、物流、旅游、教育文化、电信、信息服务、互联网服务等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开始居于主导地位。2009年,全省国际旅游、国内旅游总收入分别为185621万美元和209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和28.3%。全省旅游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星级宾馆已达515家,旅行社1110家。金融行业法人单位由2008年的1415个发展到2009年的1736个。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也由2008年的10708家增加到l1822家。到2010年末,有44家外资银行机构在辽宁省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2009年全省新增上市公司8家,募集资金314亿元。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额376437亿元,同比增长37%。2009年,辽宁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7.8亿元,同比增长36.7%。软件业全年累计出口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5.2%。以东软集团、大连华信、大连海辉等企业逐渐形成软件出口产业集群。2009年辽宁省拥有软件企业788家,其中260家企业涉足软件服务业,2008年增加97家。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在电信、通信、金融、工业自动化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电子政务等领域不断扩展,同时还将服务对象扩大到日本、韩国及欧美、非洲等国家的企业。2009年,辽宁省文化企事业单位共有3.38万个,从业人员30.9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亿元,增幅达38%,占全省GDP的0.76%。2010年辽宁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50亿元,同比增长30%。沈阳、大连两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建设,搭建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动漫公共技术平台。辽宁省会展业快速发展,成为展示辽宁产品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平台。2009年,辽宁省展览总面积31.5万平方米,形成了沈阳、大连两大会展中心城市,培育出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大连的服装节、营口望儿山母亲节、锦州笔架山海会节、阜新玛瑙节、丹东鸭绿江旅游节等省内展销节庆活动的知名品牌。随着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有、集体、合营、外资和私营个体等不同类型的现代服务企业之间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
二、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辽宁省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具备良好的优势条件。一是资源优势。辽宁省被誉为新中国的来重工业摇篮,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据《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东北地区在全国前200强的城市中占据18个位次,其中包括辽宁省的沈阳、大连、鞍山等11个城市。二是行业优势。辽宁省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等行业的龙头省份。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得到了众多行业的支撑。辽宁省已成为金融业、保险业、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的密集地。三是区位优势。辽宁省拥有大连、营口、丹东、锦州、葫芦岛等五大口岸城市,有现代物流和贸易中转的天然优势。“五点一线”战略的实施,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及电子商务、仓储配送、运输分拣、货代报关、结算理赔等相关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
2.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地位机遇。辽宁省在原省商业厅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国唯一的省级服务业委员会,作为辽宁省服务业的专职主管部门。为促进城区经济发展,辽宁省还向54个城区下放自主权和决策权。同时,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8亿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城区给予专项补助。政府的大力扶持对辽宁省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使得服务业成为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动力机遇。随着WTO后过渡期的结束,辽宁省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领域进一步拓宽。为辽宁省服务业结构升级、拓展国际市场、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大规模吸引外资、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产业基础机遇。辽宁省已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体、工业门类齐全、基础比较雄厚的工业体系。围绕打造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目标,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以临港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为辽宁省服务业加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四是内在需求机遇。辽宁省城市人口聚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