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工商管理
   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博弈行为研究      ★★★ 【字体: 】  
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博弈行为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23:33:20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目标企业可以被动地等待主并企业搜寻自己,借机狮子大开口索要高价;但更多的是和主并企业一样,积极、主动地寻找并购机会,根据自己的总体战略有目的地搜寻有实力、肯出大价钱的主并企业。掌握主并企业的信息越多,想并购自己的主并企业越多,目标企业就越有周旋余地,谈判地位也就越高。被并购方式有协议被并购、在产权交易市场上挂牌出售、招标拍卖等。为了卖出大价钱,目标企业往往进行精心包装,有意隐瞒一些关键信息,设置并购陷阱。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目标企业还会设置一些反并购障碍以阻止并购。

  一、目标企业的博弈行为实质

  (一)博弈论与并购

  并购中,主并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存在一种博弈关系,双方既联合又斗争,可应用博弈论来解释和描述,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前者强调集体理性,强调效率、公正、公平;后者强调个体理性、个体最优决策,结果往往是无效率的。并购双方在达成一定的并购意向后,双方实际上进行的是讨价还价过程,属于合作博弈范畴,减少了双方的选择空间。

  合作博弈可看成是非合作博弈下明确纳入谈判过程和执行合作协议的强制过程的一种特殊情形的非合作博弈;但如何在联盟内分配他们的支付则是合作博弈所特有的研究内容,合作、双赢、多赢的思想深入人心,合作博弈是博弈论的发展趋势。要满足代理人的参与约束或个人理性约束(IR)、激励相容约束(IC)。并购中,主要应解决逆向选择问题,一般目标企业相当于代理方,主并企业相当于委托方,主并企业应充分认识目标企业进行包装、以次充好的逆向选择,对目标企业传递来的并购信号,认真进行信息甄别,以免落入并购陷阱。

  纳什均衡概念是现代博弈论(包括合作博弈)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基础,在给定对方的战略时,每个参与者的战略都是最好的,此时,没有人愿意改变自己的战略,它是一种“不后悔”均衡、一种理性预期均衡。也只有达到了纳什均衡,并购双方的合作(协议并购)才是稳定的;否则,可能存在毁约。纳什(1950)证明了每个有限战略型博弈至少存在一个纳什均衡(纯战略或混合战略的);威尔逊(1971)证明了如下的奇数定理:几乎所有的有限博弈都有奇数个纳什均衡。

  (二)若干经典例子在并购中的应用

  在囚徒困境博弈中,(坦白,坦白)是纳什均衡,且是一个占优均衡,即不论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坦白,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产生矛盾,参与人的(不坦白,不坦白)这个帕累托改进无法达到,纳什均衡并不一定是帕累托最优,如两寡头企业通过并购扩大生产规模;并购中,若双方不合作,也可能陷入两败俱伤的囚徒困境。

  在性别战博弈中有两个纳什均衡和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博弈的最后结果是(足球,音乐)还是(音乐,足球)要看聚点作用、或事先廉价磋商、或相关均衡等能起的作用。该博弈明显是合作比不合作好的一个典型例子,只是在合作的前提下如何对收益进行分配、谁多谁少的问题,这里,先动的一方具有先动优势。该博弈案例可对并购行为进行粗略描述:并购是正的变和的合作博弈,双方需要合作,并购后其各自的支付都要比不并购时大。

  智猪博弈中,大猪按、小猪等待是纳什均衡。在搜寻并购信息方面,主并企业相当于大猪,目标企业相当于小猪, “按”相当于找到并购信息,它需要成本。目标企业主要是等待主并企业上门来谈并购,可以搭便车。

  此时,双方的行为可用上述智猪博弈来描述。

  斗鸡博弈中,每只公鸡有进和退两种选择,最好的结果是:自己进,对方退,但可能两败俱伤。两个纳什均衡是(进,退)和(退,进),但关键是谁进和谁退。

  斗鸡博弈又叫鹰鸽博弈或胆小鬼博弈,消耗战博弈类似于反复进行的斗鸡博弈。鹰鸽博弈中鹰鸽双方的得益是不对称的,但不影响博弈的结构和均衡结果, (鹰进、鸽退)是纳什均衡。两家主并企业争抢一家目标企业时就类似于斗鸡博弈,若两家主并企业的实力有些差异,就类似于鹰鸽博弈。并购中,目标企业采取可置信的反并购措施,可迫使主并企业不敢并购自己。

  买卖博弈是一个讨价还价过程,并购就是一种股权买卖过程, (卖成,买成)是纳什均衡。该博弈可解释为什么在现实中,讨价还价后买卖能做成的原因,因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优选择。并购是一种交易行为,只不过用来交易的产品是目标企业,很多情况下,并购双方选取(买成,卖成)这个双赢的纳什均衡,对并购双方都有好处。但在并购发生的前提下,如何多地获取合作剩余是任何一方的期望,因此双方会对选取何种并购方式要进行讨价还价。

  猎鹿博弈中,两参与人都希望双方共同去猎鹿,因猎鹿的效用值比猎兔的效用值大。但每个人都担心对手不信任自己,从而自己也不信任对方,该博弈不存在纳什均衡。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用(保证出现帕累托均衡结果),参与人需要进行深入合作以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并购中,双方需要达成一定意向,否则会出现猎鹿博弈中的不良结果。其他还有少数者博弈、骑虎难下博弈(即进、退都不是;故王佐断臂及时退出并购是明智选择)等经典案例。

  (三)从纳什均衡的多重性看目标企业策略行为

  关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根本基础,有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贝叶斯理性问题,另一个是纳什均衡的多重性问题。对于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的博弈,究竟哪一个更合理、更可能出现,并没有一般的结论。实验证据颇具说服力地否定以下观点:在简单的策略相互作用中不会出现协调问题。很多情况下,并购双方相互作用的得益恰恰来自协调或合作而非冲突,这里,信息和预期是关键因素。

  并购中,双方可能使用某些被博弈模型抽象掉的信息来达到一个“聚点均衡”,这些信息可以来源于共同的文化背景、习惯、知识和理解、和参与人过去并购的历史,也可以是其他比较容易共同向导的事物特征、某些特殊的量、位置关系等。要产生“聚点均衡”,参与人必须要有合作的态度和行为。参与人在并购开始前进行不花多少成本的“廉价磋商”或低成本的“有偿磋商”,可能使纳什均衡实际出现,故并购双方的前期接触非常重要,它有可能导致合作和成功的协调,增加并购双方的得益。并购中,应先考虑风险占优,然后考虑支付占优。

  “相关均衡”是一种参与人选择战略之前协调彼此行动的方法,它适于参与人拥有部分共同的利益,需要设计一种信号机制,参与人可能根据这个信号的出现来选择自己的行动,这一事实称为显示原理,如下面的目标企业的被并购策略所描述的。“适度均衡”:对于参与人带来较大损失的偏离,参与人会格外小心,偏离的可能性很小;而对于参与人带来较小损失的偏离,参与人常因不小心造成偏离,偏离的可能性较大。根据偏离均衡为参与人带来损失的大小,规定偏离的可能性差异并进行排列,若原均衡对于这些偏离或颤抖仍是稳定的,则此均衡为适度均衡。“合同均衡”:如果参与人的相关战略满足个人理性,则所有参与人在合同上签字是加入合同博弈问题的纳什均衡,但实际上,有时形成并签定合同是困难的,而且签署合同并不意味着遵守。合同均衡改善了双方的支付,通过合作达到了双赢,但这些均衡不是唯一的,合作仍存在多种可能性;若达不成共识,合作仍然无法实现,解决这类合作均衡选择问题的途径有仲裁和谈判。并购意向书中的锁定条款具有法律效力,并购合同是双方经过讨价还价后得到的双方满意的最优纳什均衡。其他还有进化稳定均衡、强均衡、防联盟均衡、防联盟相关均衡等。

  以上这些概念和分析方法分别适于各种不同情况和局部问题,但它们表明,并购双方在纳什均衡多重性的选择方面进行有效合作是解决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资本运营,集团做大做强的战略选择

  • 下一篇文章:企业兼并的动机考察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博弈行为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博弈行为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 ››资产重组中的交易费用问题研究
  • ››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
  • ››从洋货的质量门事件到支持国货
  • ››我国企业开展B2B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
  • ››CIO是怎样炼成的
  • ››电子商务
  •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
  • ››电子商务与物流问题探析
  •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 ››企业并购财务动因浅析
  •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分析
  • ››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财务效应分析...
  •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研究
  •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研究2
  •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 ››企业并购中的目标企业博弈行为研究...
  •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与协同
  • ››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
  • ››企业并购行为、动因的理论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