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题》的论文。张教授认为,迄今为止,之所以人力资源会计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在实践上还没有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务,问题在于应用时遇到了人力资源的计量及其资本化、人力资源的折旧及其分摊、人力资源的权益分派、以及人力资源在财务报表上列示等四大难题。笔者也曾在《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第11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思考》的文章,文中就中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如应用范围、核算对象、人力资源收益的确认与计量、由谁来组织推广实施、与其他法规的协调等,进行了一些论述。后来笔者又与一些高科技企业的财务主管进行了探讨。结果让人扫兴,推广的难度远远超过我的预想。看来,人力资源会计从理论到实践至少在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引自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第2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2)参见文善恩著《人力资源会计》,载《走向21世纪的现代会计(中)》第195页,刘明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参见《国际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4)葛家澍主编《会计学导论》第37页,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8年版 (5)(6)分别见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第29-31页和第38-39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7)依据阎达伍、徐国君的“劳动者权益会计”观,这一等式将改为“物力资产+人力资源投资+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参见阎达伍、徐国君《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框架》(1996年《会计研究》第11期)。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