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会计审计 → 会计理论 |
|
|||||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学的本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0:48:31 点击数:[] ![]() |
|||||
们现在所说的会计信息真实,实际上只是就过去事项而言的,而对未来事项根本无能为力。 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包括会计人员)对客观经济活动的“观念总结”,从哲学角度讲,意识对存在的反映受主体条件的制约,也与主体所运用的工具和方法相关联。由于会计主体的素质、能力、经验、品德等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会计准则、制度、程序、方法等会计标准也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属于第二性的范畴,再加上会计对象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会计信息反映的只是某个时期和某个时点的经济活动情况,它可能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是比较适应的,但随着环境的改变,过去真实的信息也会成为不一定真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相对的。 [参考文献] [1]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吴联生。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J].经济研究,2002,(4)。 [3]谢德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J].经济研究,2000,(5)。 [4]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王世定。会计的真实性与《会计法》[J].财会通讯,2000,(4)。 [6]扬雄胜。会计本质再认识[J].会计研究,1996,(11)。 [7]蒋尧明,吴忠仁。对会计基本原则的重新评价[J].财经问题研究,1998,(10)。 [8]唐有瑜。会计信息失真的技术性因素:不确定性与模糊性[J].财会月刊,1998,(9) [9]姚立中,任鹏。论会计信息的模糊性与失真[J].厦门大学学报,1998,(2)。 [10]罗正英。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信息含量[J].会计研究,1999,(6)。 [11]汤谷良。“安然破产”挑战公司财务经营理念[J].会计研究,2002,(2)。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