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人力资源
   论知识经济与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 【字体: 】  
论知识经济与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12:04:35   点击数:[]    

的发扬和人文素质的提高。②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古往今来,许多在各个重要领域(包括自然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师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成就,也是以“综合素质”取胜的成就!这样的大师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恢宏气势!而这种气势,是那些只在自己一个狭小的专业领域里具有“一孔之见”的专业性人才绝对不可能有的。这正是高层次的综合素质型人才比一般专业型人才具有无比优势的鲜明体现。


最后,要深刻认识综合素质是创新能力之源。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能以“已知”为起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推陈出新,提出新理论、新学说,创造新成果的能力。在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理论、新学说的创立,往往能引发社会秩序的巨大变革;在自然科学领域,重大的创新成果往往会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飞跃。一个民族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长盛不衰的创新能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怎样的人才能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呢?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只有那些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哲学思考,善于综合运用科学思维和形象与灵感思维,同时又对社会负有强烈的责任感并具有坚忍不拔为真理而献身精神的人,才能百折不挠地从大处着眼,往深处探索,不断超越现有水平,作出原生性的发现,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从而保持持续的创造活力。这显然不是那些只有“一得之识”、“一孔之见”的专业性人士能做到的。“综合素质”是创新能力之源,即基于此。

三、吸取历史教训,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到来


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智力资本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分子理应成为全社会的中坚。适应这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应深刻吸取历史教训,破“官本位”,立“人才本位”,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为此,就必须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实行“学术无禁区,行政不干预”的方针。与此相适应,知识分子本身也应自觉地走向市场,冲破学术依附于政治的历史传统,走独立自主、奋发有为的道路。如果依然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把“从政”作为“为学”的最高目的,就势必要同知识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大潮流背道而驰了③。


【注释】


①葛见纲.1999.非智力因素培养——现代教育的新课题.人民政协报.04-20


②胡春平等.1988.开设历史、哲学、文学和美术鉴赏、音乐欣赏等课程.学位教育与研究.第3期


③知识经济与我国的教育、人才制度.知识经济全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280页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及其激励述

  • 下一篇文章: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与披露:企业理论论说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知识经济与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知识经济与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问题分析及...
  • ››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
  • ››浅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 ››试论转型时期企业对“人财”的需求...
  • ››探讨民营企业摆脱困境的对策
  • ››职务分析—过程与方法初探
  • ››人力资源利用初探
  • ››有关人才退出机制的研究
  • ››探讨如何促进人才租赁业良性发展
  • ››分析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 ››论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影响
  • ››论知识经济中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
  •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创新
  • ››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
  • ››论知识经济与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
  • ››论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 ››论知识经济下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确...
  •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计量模式
  • ››论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教育的变革与...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