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四)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 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人才缺乏又是制约丹东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物流人才的培育、引进、储备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第一,政府要为物流人才的培养、引进大开绿灯。第二,要积极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特别是充分调动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为它们之间的合作提供积极的平台。第三,组织各种长期和短期的从业人员物流知识培训班,以解燃眉之急。 (五)实行政策倾斜,营造促进物流快速发展的环境 为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政府应积极搭建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四大物流平台。在政策、资金、土地使用等方面提供良好环境,通过舆论导向和税收杠杆引导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应重点扶持交通运输场站和交通信息化建设,积极协调部门行业间的关系,打破行业分割壁垒。 (六)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和关键。我们要充分利用丹东市现有信息资源和技术,加强信息产业和基地设施的建设,使信息产业和基础设施适度超前于物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以信息化带动物流业发展的新局面。积极引导、鼓励物流企业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物流企业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实现物流管理网络集成和智能化。 目前,丹东市政府已经将物流服务业纳入丹东市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对丹东市经济发展全局乃至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看到制约丹东物流业发展的因素,着手解决,最终实现整个丹东经济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金萍,吴云勇.丹东物流业发展的定位研究[J].物流科技,2007,(7). [2] 程国平,张东军,宁磊.辽宁丹东建设东北东部区域物流中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1). [3] 辽阳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关于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R].2007-11-09.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