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企业发展,更要重视大批发企业的成长。能成为中国大批发商的可能有三种类型,一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优胜劣汰,已逐步壮大的部分国有批发企业,有的已改制,有的已上市,按其规模已进入中国500强;二是外资与中外合资批发企业。对这一点我们要特别关注。目前外资进军的重点是零售业,特别是连锁超市。下一步我认为将大举进入批发业,我们要有思想准备;三是民营批发企业。我认为在5-10年内,必然会出现民营大批发商,他们有自己的优势,发展速度极快。生产企业能否成为大批发商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按核心竞争力原理,生产企业不可能既是制造商又是批发商,但实际运行中是存在的。对于大零售商能否又是大批发商也是一个争议的问题,目前功能延伸使一些概念发生模糊,兼营也是一种形态。不管怎样,我希望加快大批发商的培育并走向世界,中国的批发商一定要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重要角色。 第八、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中国批发市场体系。 对这一问题,万典武、高铁生、黄国雄、宋则、陈文玲、任兴洲、洪涛等许多专家都有很多高见,我的研究不深入,不系统。但有几个想法,供大家研究思考。 1)以大型批发商为主导。要指出的是这些大批发商必须是多元化的。 2)以新的营销方式为支撑。比如网上批发交易、佣金代理、供应链战略联盟、加工配送等等。 3)以有形与无形批发市场为基础。如各类综合与专业批发市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BtoB网上批发市场等等。 4)以供应链为连结。在经济运行中,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批发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进入供应链体系。 5)以提高流通效率与效益为目的。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流通费用,既影响生产成本,也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提升流通服务水准是批发环节共同的目标。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与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两个转轨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中,我认为批发服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加强理论研究与加强实践探索都非常重要,目前并没有引起主管部门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形成合力。我们这次会议既有理论研究的专家,又有勇于实践的企业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开拓前进,为中国批发业的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是丁俊发在第三次全国重点批发市场总裁联席会暨中国批发业改革与发展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转自: 声 明: 本论文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来信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