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市场营销
   营销学的回顾与中国营销学的展望      ★★★ 【字体: 】  
营销学的回顾与中国营销学的展望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2:39:57   点击数:[]    

的相互满足, 而4Pps 模型忽略了交换关系中大量因素的影响作用;

(三) 4Pps 主要关注的是生产和仅仅代表商业交换一部分的迅速流转(fast moving) 的消费品的销售。况且, 消费品生产者的顾客关系大多是与零售商和批发商的工业型关系, 消费品零售商越来越把自己看成是服务的提供者。在这种情况下, 4Pps 在消费品领域的作用要受到限制;

(四) 4Pps 观点将营销定义成了一种职能活动, 从企业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 授权给一些专业人员,由他们负责分析、计划和实施。“企业设立营销或销售部具体承担市场营销职能, 当然, 有时也吸收一些企业外的专家从事某些活动, 比如像市场分析专家和广告专家。结果是, 组织的其他人员与营销脱钩, 而市场营销人员也不参与产品设计、生产、交货、顾客服务和意见处理及其它活动” (Christion Gronroos ,1994) , 因此导致了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潜在矛盾。而且它缺乏对影响营销功能的组织内部任务的关注, “如向企业内部所有参与营销或受营销影响的人员传播信息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设计激励和控制系统” (Vanden Bulte , 1991) ;

(五) 市场营销组合和4Pps 理论缺乏牢固的理论基础。格隆罗斯认为,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市场营销理论, 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 在其发展过程中很可能受到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影响, 特别是三十年代垄断理论的影响。然而, 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很快被切断了, 甚至完全被人们忘记了。因此,市场营销组合只剩下一些没有理论根基的P 因素堆砌成的躯壳(Christion Gronroos) 。高斯达·米克维茨(Gosta Mickwitz , 1959) 早在1959 年就曾指出“当营销机制中基于经验性的工作表明企业采用了彼此之间大量的明显不同的参数时, 市场中的企业行为理论如果只满足于处理其中的少数几个, 这样的理论的现实性就很差了”。

针对这些批评, 后来的学者们不断地将4Pps 模型进行充实, 在每一个营销组合因素中又增加了许多子因素, 分别形成产品组合、定价组合、分销组合、沟通和促销组合, 这四个方面每一个因素的变化, 都会要求其他因素响应变化。这样就形成了营销组合体系。根据实际的要求而产生的营销因素组合, 变化无穷, 推动着巾场营销管理的发展和营销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中国营销学的现状

从1979年至2003年, 24年间中国市场营销匆匆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了上百年时间才走过的路。从1979年《天津日报》在全国率先恢复报纸广告。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推出“可口可乐添欢乐”的广告,到1999年世界500强汇聚上海, 共同探讨“中国, 未来50年”, 如果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中国巾场营销的变革毫不为过。24年的巾场营销演变实质上是一场社会的变革。中国市场营销的发展是与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 特别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脉搏一起跳动的, 中国市场营销历史实际上是一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和过渡的发展史。市场营销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由各种途径引入中国, 最初仅局限于大学课堂和学术界的交流。美国西北大学菲利浦。科特勒所著的《巾场营销学原理》成为巾场营销入门的必读书, 科特勒的理论对传播营销理论和概念起到了重要的“科普”作用。如今, 国内有关巾场营销的论著、译著、教材已达240多种。经过24年的风风雨雨, 中国营销学的教育与实践已从单纯的理论学习阶段步入需要全面创新和拓展的时代。中国营销学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 引进阶段(1978 —1982年) 。主要通过翻译、考察及邀请专家的形式, 系统介绍和引进了国外的巾场营销理论。这是营销中国化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 参与研究者少, 研究比较局限, 对西方营销理论的认识也相对肤浅。

(二) 传播阶段(1983 —1985年) 。1984年1月, 全国高等综合性大学、财贸院校的“市场学教学研究会”成立, 大大促进了营销理论全国范围内的传播, 营销学开始得到高校教学的重视, 有关营销学的著作、教材和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 应用阶段(1985 —1992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市场环境的改善为企业应用现代营销原理指导自身经营创造了条件, 但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不均衡: 不同地区、行业及机制中的企业在应用营销原理的自觉性和水平上表现出较大的差距, 同时应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四) 扩展阶段(1992 —2002年) 。在此期间, 无论是市场营销的研究队伍, 还是市场教学、研究和应用的内容, 都有了极大的发展研究重点也从过去的单纯教学与研究, 改变为结合企业营销实践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 由于企业界缺乏对西方营销理论应用于中国实践的充分探索, 缺乏中国营销理论创新的尝试,营销学依然没有实现和中国具体国情的有效整合, 营销学最权威的指南仍然是“科特勒”、“麦卡锡”和“斯坦顿”。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在介绍他们的理论与观念。实践中的营销更多的是广告、促销, 甚至不顾道德的束缚, 操纵消费者的欲望, 背离了时代特征。由于中国市场属于转型市场, 一方面, 中国本土企业的营销水平不高, 必须学习和走向国际化; 另一方面, 成熟巾场中的营销理论、策略和方法尽管具有指导作用, 也不能完全照搬, 因为100 多年形成的西方营销理论基本建立在相对稳定的成熟市场之上, 主要针对市场机制完善环境中的西方企业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 因此, 如何将国际成熟的营销理论与方法和中国转型市场完成对接, 是当前摆在我国营销学界和企业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近年来, 国际学术界在现代营销理论和应用原则上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如: 对质量、价值和顾客满意度的强调; 对关系建立和顾客保持的强调; 对商业过程和整合商业职能的强调; 对全球性思考和区域性规划的强调; 对战略联合和网络建立的强调; 对直接(复) 和在线营销的强调; 对品牌营销和文化营销的强调; 对服务营销的强调; 对高科技产业营销的强调; 对符合伦理的营销行为的强调; 对4CpS 和4RpS的强调。这些新的观点经过系统化后, 也正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网络构建、战略联合、直复营销、在线(网络) 营销、品牌营销、文化营销、服务营销和营销伦理等, 它们构成了当今营销时代的新特征。

四、21 世纪市场营销学的展望

尽管世界著名营销学者对营销未来发展的看法显得多元化, 但网络营销无疑是21 世纪营销的焦点。营销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动力, 20 世纪工业时代创造的营销4Pps 要素将与互联网技术重新整合。

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在于以消费者为导向, 消费者的个性特点使得企业重新思考其营销战略。网络环境使得双向互动成为现实, 使得企业营销决策有的放矢, 从根本上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网络社会的竞争优势将来自于吸引、保持顾客的能力和显著减少交易成本。网络营销在三方面对营销理论体系将产生重大的空破; (1) 强调消费者已逐渐取得交易主权; (2) 消费者需求差异日趋扩大; (3) 营销策略重在吸引消费者, 培养消费者对公司及公司产品的忠诚。

工业革命以来, 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冲击。无疑, 传统的营销理论也将发生重大变革。市场细分的标准将更加细化; 市场调查方法将更加创新, 显现多元化; 营销策略研究更加注重互动的、整合的网络营销。

买方市场的完全转移和因特网使制造商的产品定位、厂商自身的定位更加细分, 商品的文化特征、民族特征、艺术特征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商品将不再仅是大众的商品, 而开始真正表达极小群体的生活方式。顾客成为一切的开始, 为顾客找产品, 不再是为产品找顾客, 重要的不再是将尽量多的产品卖给尽量多的顾客, 而是培养一个已有顾客更多地或只是某一公司产品的顾客。“一对一营销”、“直效营销”、“直复式营销”将成为全面满足消费者个性要求的营销方式。网络调研由于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共享性和低成本的优势而将逐渐取代传统调研方法, 这种基于顾客和潜在顾客的市场调研结果更为客观、真实, 反映了消费心态和市场发展趋势。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资源基础的营销能力构成研究

  • 下一篇文章:试论供应链一体化下的营销管理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营销学的回顾与中国营销学的展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营销学的回顾与中国营销学的展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论新产品开发风险与策略
  • ››服务外包与天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刍...
  •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 ››论消费行为与市场营销
  • ››从集团解决方案谈产品营销组合
  • ››浅议体育运动项目经营管理战略的选...
  • ››关于网络经济下的顾客价值的分析研...
  • ››十堰市WL物流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 ››服装品牌经营的自我突现
  •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初探
  • ››营销学的回顾与中国营销学的展望
  • ››营销学的回顾与中国营销学的现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