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市场营销
   定位明确、策略错位与战略重塑——把脉中国联通CDMA      ★★★ 【字体: 】  
定位明确、策略错位与战略重塑——把脉中国联通CDMA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2:31:35   点击数:[]    

服务。实践证明,中国联通错了,而中国移动对了——中国移动的中、高端用户稳坐在其GSM系统里,纹丝不动。

  其实,技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服务却能够被广大中、高端用户亲身感受到,而恰恰服务也正是他们所需的。再加上由于CDMA本身在技术上也存在着某些不成熟性,学术界对此也褒贬不一,因而单凭技术牌,而忽视了更现实的,也是广大中、高端用户更看重的服务牌,是很难打动理性的中、高端用户的。

  (四)自乱阵脚,自贬身价

  既然联通CDMA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就要注重培育CDMA的高品质形象。这必然要求公司形象(中国联通)与产品形象(CDMA)的有机统一。因此,在CDMA的推广阶段,中国联通应该形成一个核心的概念,一切以维护高品质的形象为出发点,不管是CDMA,还是中国联通,或者是其它产品,要有“一盘棋”的概念。

  遗憾的是,中国联通并没有这么做,或者没有做好,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仅以其一则“短信互通,友情畅通”的广告为例。其广告语说“5月1日起,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实现短信息全国互通。这一天终于到了,用短信息互相庆贺吧!”这明显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的做法。这则“诉苦”型的广告“明白无误”地告诉了广大用户——中国联通是一个弱势群体。尽管消费者一般都有同情弱者的习惯,但在消费上,他们却只买产品和服务的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弱势群体也等价于低质的产品和服务。

  三、战略重塑

  (一)宏观分析

  1、机会(O)分析

  (1)管制政策

  由于电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中国政府对电信产业一直实行着非常严格的管制政策。移动通信产业也不例外,特别是存在着很严格的进入管制。

  (2)国产化情结

  为民族经济的健康发展考虑,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都具有很强的国产化情结,对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产化也不例外。由于在2G(GSM)的发展上,中国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起步较晚,致使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都被国外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们所霸占。鉴于上述教训,中国政府力排众议,决心发展CDMA,以扶持中国自己的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

  国产化也给中国联通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一、国产化的移动通信设备相对来说价格较低,而且树立了CDMA国产化的形象。二、由于是国内厂商,彼此间传递信息将变得更加容易,这将有利于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三、国内厂商的力量都比较较弱小,相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它们较易控制。

  (3)中、高收入阶层形成

  由于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一批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并愿意追求卓越服务和高品质享受的消费群体。据去年12月11日出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透露,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中、高收入阶层,“中产阶级”的时代即将到来。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2.1%)(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下同)、经理阶层(1.5%)、私营企业主阶层(0.6%)、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1%)、个体工商户阶层(4.2%)等较高收入群体。

  (4)中、高端用户的优质性

  一般来讲,相对于低端用户,中、高端用户的价格弹性不是很强,他们更加关注价格以外的东西,如售后服务、通话质量等,因而电信运营商可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也较多。此外,中、高端用户还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消费习惯一般处于潮流的尖端,较易被低端用户所效仿。

  2、威胁(T)分析

  (1)反垄断的呼声

  随着反垄断、促竞争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可能逐步取消对电信产业,特别是对移动通信产业的进入管制。这对中国联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削弱了一头虎(中国移动),但同时也引来了两条狼(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这必将加剧移动通信产业的竞争程度,从而有可能减少中国联通CDMA的市场份额。

  (2)国产化的后果

  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产化也可能拖中国联通CDMA项目的后腿,除了在基站等网络建设方面可能对整个CDMA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一定的影响之外,最大的影响将来自手机上。由于手机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对中、高端用户来说尤其如此。因此,国产化后的CDMA手机可能因为其没有品牌优势,或者造型不甚完美等原因而不能够吸引日益洋化的中国消费者。此外,国内厂商可能会因为对CDMA系统市场前景的把握不定,而在CDMA制式手机的大规模生产上犹豫不决。

  (3)市场规模的制约

  尽管我国的中、高收入阶层已经形成,但绝大部分的国人仍然属于较低收入阶层。据去年12月11日出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透露,目前产业工人阶层(22.6%)、农业劳动者阶层(44%)、办事人员阶层(4.8%)、商业服务人员阶层(12%)和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3.1%)仍然占了我国人口总数绝大多数。

  (4)中国移动GSM的反扑

  中国移动是中国移动通信产业传统的垄断电信运营商,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力量,控制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高达72%的市场份额。面对中国联通的CDMA,中国移动最近推出的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反扑行动,以GSM对抗CDMA。特别是她最近大打“服务牌”,期望以此保住GSM的市场份额。

  (5)中国移动GPRS的出击

  据透露,中国移动的GPRS网将于今年世界电信日(5月17日)全面投入商用。目前,消费者已经能够看到中国移动关于GPRS网以及GPRS手机的广告。由于GPRS网相对于CDMA网具有后发优势(消费者一般会“天然”地以为后推出的东西会比先推出的东西更加先进),因此对CDMA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6)中、高端用户的难促销性

  中、高端用户一般是比较理性的消费者,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消费经验。此外,他们更在乎追求卓越的服务和高品质的享受,因而其需求较难满足。因此,与低端用户相比,对中、高端用户的促销更难。

  (二)微观分析

  1、优势(S)分析

  (1)产品的技术优势

  属于第2.5代的CDMA系统与属于第2代GSM系统相比,在技术上具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比较优势,如语音通信质量上、数据传输速度上以及抗辐射等方面。特别是曾经使用过GSM系统的高端用户,对GSM系统的劣势有比较深刻的体会。

  (2)公司形象的优势

  作为新兴的电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一直是我国电信产业的“宠儿”。由于其诞生于中国电信独家垄断经营的市场格局之下,被赋予了打破垄断、促进竞争,进而推动我国电信产业更加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历史使命,因而倍受管理层的“恩宠”。在消费者心理也因为树立起了挑战者的形象,深受消费者的厚爱。

  (3)定价优势

  由于实行“不对称管制”的政策,与中国移动相比,中国联通在资费水平上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可以比中国移动的定价低10%)。

  2、劣势(W)分析

  (1)认识的误区

  对于非专业人士,除非亲身感受到,可能并不会认同CDMA系统的在技术上的各种优越性;即使认同,也可能对选择CDMA系统的必要性提出怀疑。

  (2)两代系统的冲突

  由于中国联通目前拥有GSM和CDMA两代系统,而这两代系统无论是在运行网络的技术上,还是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抑或在产品和服务的策略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如何有机地运转这两代截然不同的系统,使它们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三)SWOT分析

  SWOT 优势——S 劣势——W

  (1)产品的技术优势(2)公司形象的优势(3)定价优势 (1)认识的误区(2)两代系统的冲突

  机会——O SO战略 WO战略

  (1)管制政策(2)国产化情结(3)中、高收入阶层形成(4)中、高端用户的优质 1、以中、高收入阶层为主要的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营销研究与科学决策

  • 下一篇文章:定制营销——21世纪的营销手段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定位明确、策略错位与战略重塑——把脉中国联通CDMA”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定位明确、策略错位与战略重塑——把脉中国联通CDMA”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论新产品开发风险与策略
  • ››服务外包与天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刍...
  •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 ››论消费行为与市场营销
  • ››从集团解决方案谈产品营销组合
  • ››浅议体育运动项目经营管理战略的选...
  • ››关于网络经济下的顾客价值的分析研...
  • ››十堰市WL物流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 ››服装品牌经营的自我突现
  •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初探
  • ››定位明确、策略错位与战略重塑——...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