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水平发展迅猛,而相对封闭的古巴却还在采取陈旧的训练方法和器械,传统的体育优势项目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从表2可以看出,古巴夺金项目的迅速萎缩。柔道运动在古巴有着较为深厚的传统。早在1951年国际柔道联盟成立时,古巴就是12个发起国之一。20世纪80年代,女子柔道项目开始日益兴盛。90年代末的古巴俨然已经成为女子柔道强国。但从2000年的两块金牌到2004年的颗粒无收,其中除了有体育比赛的偶然因素之外,其他国家选手水平的迅速提高是古巴丢失金牌的主要原因。 (二)对中国改革竞技体育体制的启示 古巴竞技体育的大起大落对我国发展竞技体育有着重大的启发,古巴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始终处于体育强国的位置,就必须要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与时俱进,重视发展非优势项目,巩固优势项目,始终处于国际竞技体育先进水平的地位。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必须转变体育管理观念和职能。与古巴相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面临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推进。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以及机构改革,既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总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项配套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同时还是理顺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总会、奥委会、项目管理中心、单项运动协会及其他社会体育组织关系的前提。因此,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体育公共决策应实现由微观直接干预(包揽一切体育事务)向宏观间接调控(分级管理、授权监管)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像古巴一样面临竞技体育无法与世界接轨的困境。 2.改革训练体制,并推动以市场为取向的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我国的专业队体制在全世界已是极少数国家沿用的一种体制,事实证明,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只有下决心分层次、有步骤地改造专业队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行训练体制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虽然我国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职业联赛目前已形成规模化的专业市场,但这类赛事还不能与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的规模相比,而前者同古巴的全国运动会、古巴奥运会等赛事一样,还主要依赖“举国体制”的支撑发挥作用。 以全运会为首的国内各层次竞赛也开始尝试市场化运作,但比较美、澳、日等西方体育发达国家百年的职业竞技体育发展而言,我国的职业体育还刚刚起步,仍需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加之,我国竞技体育社团组织的性质、地位、作用不甚明确,也限制了竞技体育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应进一步保持“政府监管——企业运作——市场化经营”的态势,探索协会实体化,各俱乐部的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经营机制。 3.把握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努力革新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通过调研发现,当代竞技体育强国的政府都提高了对本国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并根据各自在国际大赛,尤其是奥运会上的目标纷纷制定了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计划。因此,我国新的“举国体制”应当是吸收市场经济的因素,让市场成为体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使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得以从各种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按照“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的要求。同时,应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和市场自主三者的有机结合和协调运转的管理模式,从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使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奥委会.http: //www. olympic. cn/olympic/index. html [2]Deobold B. Van Dalen, Bruce L. Bennett: A World Hist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entice Hall, 1971 [3]郑建东:《古巴举办首届全国奥运会——卡斯特罗致开幕辞》,www. xinhuanet. com/sport [4]Adrian Smith, Dilwyn Porter: Sport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Post-war World, Routledge Taylor&Francis Group, 2004 [5]刘青:《政府体育事业职能界定》,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6]李元伟,鲍明晓,任海,等:《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3.8 [7]王宏江,刘青:《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竞技体育管理模式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 [8]詹建国:《俄罗斯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运动训练的经验与启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国体育报》,2002.8.21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