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次,陶行知认为“体育为德智二育基本”。1923年他在《致程仲沂》的信中说:“先生所说做学问有三要素 ,一体健、二天才、三财力,很有见地。”说明他对程关于身体健康是做学问的首要条件的看法是赞许的。陶 行知还把讲卫生求体健与培养人良好的生活习惯,陶治人们高尚的思想情操联系起来,把健身看成是德育的基 础。并且指出,个人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对于健身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他关于健身与全面发展关系的认 识充满了辩证法精神,是科学的。
2.4 健身思想的开放性 陶行知的健身思想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它向实践开放,向生活开放,向历史开 放,向未来开放,向世界开放。
陶行知的健身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生活实践。例如,他提倡游泳运动,发起筹建“中华杏秀游泳社”, 就是根源于生活中发生了一位女教师落水不能自救,同行多人也无人相救,眼睁睁看着她淹死的一次偶然事故 。又如,他在30年代初对武术特感兴趣,也非偶然,而是与当时国难当头,需要强身自卫密切相关。
关于向历史和未来开放,两者是相互联系的。陶行知认为,我们虽然生活在今天,但今天是昨天的继续, 我们既要拥有历史,又要“造就成健全之民族,以适应二十世纪的世界。”无论从历史看还是从逻辑上讲,继 承过去与创造未来是统一的,任何一种真正向生活实践开放的思想理论,必定具有历史继承性、与时俱进性、 自我超越性、科学预见性,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关于面向世界,可从陶行知与美国著名体育家麦克乐的交往和卓有成效的合作中略见一斑。陶行知在为出 席世界教育会议而写的英文论著《民国十三年中国教育现状》中特书一笔,“在国立东南大学及中华教育改进 社赞助下,由麦克乐教授指导的大量研究,或许是今年进行过最重要的研究,”这表明,陶行知虽然反对不切 合中国国情的洋化教育,但并非反对汲取外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对后者则是开放的。
3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陶行知的健身思想是丰富的。从渊源看,陶行知健身思想是伴随他的生活教育理论 形成与发展的,并成为他整个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倡扬健身的目的,是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同时 具有鲜明的社会目的。他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锻炼、卫生预防、营养、休息、养护等多种途径予以实施。 锻炼、养护和医治结合是陶行知健身方法之精要。
陶行知健身思想有对象的普遍性、作用的基础性、实施的可行性和思想的开放性等基本特征。研究和借鉴 他的健身思想,对我们深化教育、体育改革,坚持从国情出发,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全集.第1~10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 周志俊.陶行知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4(4)
3 胡小明.陶行知与体育.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9(4)
(收稿日期:1996—06—14)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毛勾上加聿
转自: 仅仅学术交流与学习之用,非商业之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