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
   构建“三元结构”模式理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的研究      ★★★ 【字体: 】  
构建“三元结构”模式理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的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3 18:58:54   点击数:[]    

感性认识的;“训练”是通过专业指导,对事物(问题)甚至是行为进行逐渐矫正而促成知悟,是带有强迫性的。
    
    “三法互动辅导”示意图
    第四,“认知、体验、训练”三法是互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如示意图,“认知”一旦变化,会影响“体验”和“训练”的效果;“体验”能作用于“认知”和“训练”;而“训练”同样能反作用于“认知”和“体验”。“三法互动辅导”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或心理问题的消除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三维环境氛围”模式理论
    环境的育人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也是不可轻视的。“三元结构”模式理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三维环境氛围”模式理论也叫“3H理论”。④
    1.三维环境氛围
    环境氛围包括自然环境氛围和人际文化环境氛围。“三维环境氛围”主要指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三个环境氛围。由于这三个环境氛围中有学生、家长、教师的三维人际(包括文化)环境氛围,因此,“三维环境氛围”就泛指学校、家庭、社区的自然、人际、文化环境氛围。
    2.“3H理论”的内涵
    第一,“3H理论”认为,环境氛围是一个“心理场”,也是一个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指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行为发生实际影响的氛围。良好环境是一个轻松、和谐、温馨、舒畅的氛围,具有调节心境、陶冶情操、养成性格、引人向上的功能。一个人置于良好环境氛围之中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从而优化心境。
    第二,“学校、家庭、社区”构成了一个环境氛围。它包括自然环境氛围(如建筑物等硬件建设环境、山水绿化等自然环境)和文化娱乐、历史传统等氛围环境。“学校、家庭、社区”三维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教育氛围整体,共同对学生的心灵起着影响作用,彼此不可替代,不能相互抵消。因而,除了重视学校环境氛围建设外,还应重视社区和家庭环境氛围的建设。“3H理论”认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环境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内涵,具有无限的教育能效,但一般不易被看到,属于隐性教育能效,其特点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因此,环境教育能效是细水长流的,有助于学生心灵的熏陶。
    第三,“学生、家长、教师”是一个人际环境氛围。这个人际文化环境氛围包括了人际关系、风气融洽、情感修养、文化含量、娱乐活动、教养方式等环境因素,共同对学生心理起着影响作用。如同学、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文化修养程度、精神作风、气质、言行举止表率、爱好、个性、态度、关爱教育方式以及人际和谐关系等,都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心态和成长。“学生、家长、教师”三维环境教育能效属于显性的,有利于个体学生美好心灵的感召和价值观念的养成。
    第四,“3H理论”认为,人与环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又相互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要使环境变成“环境育人”氛围。而在“环境育人”氛围中,学校和教师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起着主导作用。
    五、“三预保障机制”模式理论
    “三预保障机制”模式理论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运作管理层面的模式理论,简称“3Y理论”。⑤
    1.三预保障机制
    “三预保障机制”是指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活动和行为采取有效的“预防、预警和干预”的保障机制。具体来说,“三预”保障机制是:
    (1)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中小学校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按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2)建立学生心理疾病的“预警”机制。学校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测试、分析和个别跟踪,一旦发现个别学生心理异常,及时发出预报警示,并采取教育对策,加强个别辅导治疗,做到防患于未然。
    (3)建立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学校建立应急干预机制,一旦学生出现心理危机、过激行为和突发事故,立即启动危机处理预案,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保障事态得到控制,减少伤亡和损失。
    2.“3Y理论”的含义
    第一,“3Y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心理健康为本”。“心理健康为本”就是要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要坚决推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心理战胜心理问题。“心理健康为本”是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杜绝人身安全事故发生的最根本的途径。
    第二,“3Y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倡导和坚持“预防为先、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为先、预防为主”是降低心理问题出现、减少人身伤亡的有效办法。因此,“三预”保障机制从教育活动层面上、教育管理机制上保障: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效培养、减少学生心理失衡和过激行为、降低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率、有效控制学生的偏激行为。
    第三,“三预”保障机制既是一种工作“机制”,同时也是一套管理“措施”和一个应急“方案”。“三预”保障机制,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化解、消除学生的心理疾病(起着预防作用),而且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迅速启动干预的方案和作出应急处理(起着保障作用)。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3Z理念”、“3C理论”、“3F理论”、“3X理论”、“3H理论”和“3Y理论”构成了“三元结构”模式理论体系。“三元结构”模式理论有效地指导和促进了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运行和迅速发展
    注释:
    ①3D指“认知态度”、“气质风度”和“行为品度”的“三度”(Du)。
    ②3X指补救性、发展性、创造性的“三性”(Xing)。
    ③3F指认知-觉悟法、体验-感悟法和训练-知悟法的“三法”(Fa)
    ④3H指学校、家庭、社区的“三环境” (Huanjing)。
    ⑤3Y指预防、预警和干预的“三预”(Yu)。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如何帮助高三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 下一篇文章: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构建“三元结构”模式理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的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构建“三元结构”模式理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的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互联网对大学生自杀心理形成的影响...
  •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探究
  • ››略论青少年长高
  • ››浅析师生关系
  • ››谈青少年网络道德观的培养
  • ››二十一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 ››构建“三元结构”模式理论——广东...
  • ››如何帮助高三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