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 |
|
|||||
“模拟公司”与行为导向教学法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01:45 点击数:[] ![]() |
|||||
制尚不健全之外,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不妨适度地引入“模拟公司”这种教学模式。 已经开始的模拟教学实验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师和管理人员未经过必要的培训,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解决模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目前学校开展的模拟教学活动,如商务谈判、财会模拟等几乎都是在本校范围内进行,缺少必要的对外联络。由于各“模拟公司”的活动没有统一的操作规则,相互之间难以进行业务交往,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些十分重要的环节,如资金往来、财务决算、税务登记、海关申报、外贸谈判等得不到真实的模拟。如果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各自的模拟银行、工商局、劳动局等机构,势必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也很难高效运行。国际经验表明,如果一个国家的“模拟公司”达到一定数量(如10个以上)时,要进行高效的、更为真实的模拟,必须建立“模拟公司”协调中心,规范主体单位即各个“模拟公司”的运行规则,提供客体单位诸如银行、工商局、海关等业务项目的服务。许多学校提出了这方面的迫切要求。由此看来,要使现有的和拟建的“模拟公司”按照国际惯例高效率运转,建立“模拟公司”国家协调中心、形成网络体系已刻不容缓,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尽快协商,为之而共同努力。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