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职业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 【字体: 】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00:49   点击数:[]    

其他人讲,要么跟着他,他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真的是和要饭的人一样,也和做保险的人差不多,做保险的跑到我家里来,我不想买的时候,很反感,他还拉住我说个不停。我现在感觉自己就和他们一样。    王老师:招生那几天,压力真的很大很大,跑了那么多地方,学生家一户户地跑,要么被其他学校招走了,要么得不到明确答复,每天饭都吃不下,晚上觉也睡不着。心情也很差,体力上的付出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心累。一直到学生落实下来以后才能松一口气。        朱老师:我在本地跑了四个村,四五十户人家,那段时间星期六、星期天还有晚上都下去“走村”,片区的任务还是没完成。中考后就回老家去招,白天跑学校,晚上就到附近的村里去找学生和家长面谈,为了招生我摩托车起码开掉一千多公里。    为了增加学生数量,学校要求教师在完成本片区的任务外,必须到外县市去寻找生源。许多教师不得不托熟人、找关系,想尽一切办法到外地招生。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身心负担,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因为在学生没落实以前或者劳而无获,所有的费用都得自己承担。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在不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去招生,只能利用休息日或调课等方法出去。职校教师就是在这重重压力下,凭着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忍辱负重,不辞辛劳地做着招生工作。      无奈——变相竞争结恶果    面对严峻的招生环境,面对“蛋糕”的日渐缩小,招生大战愈演愈烈,为了争夺生源,给初中老师吃回扣已成为职校招生必要的手段。而职校的回扣数额就成为调动初中老师招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Z校今年由于在搞基建,也出于自信,一厢情愿地认为作为该市顶级的职业学校,本地招生问题不会太大,给初中的回扣定得很少,是各职校最低的。然而教师招生遇到的实际情况却是:    王老师:哪里给的钱多,初三班主任就帮哪里讲话。有一个班主任一听我们学校的返回费这么少,就明确表态你们学校我没法帮忙。他一方面威胁学生如果敢报我们学校就不让其参加中考,不发毕业证书,另一方面一趟趟跑到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说我们学校怎么怎么差,一定要学生到S中去读。    贾老师:很多家长对各个职校的情况根本不了解,很多时候还是相信初三班主任。一次有几个学生已到我们学校来看过,很满意,我中午过去收钱的时候,家长已把钱交给班主任去读S中了。我问他你不是很满意吗?怎么这么快就变了?家长说班主任电话打来让去S中读,他们就把钱交掉了。所以说,班主任一句话,我们的工作全部白做了。    其实一些初三班主任对职校并不了解,也根本不管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爱好,推荐学校好坏的标准,就是看给不给回扣,回扣给得多还是少,更有甚者为了赚取回扣做出有辱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职校面对恶劣的竞争环境,往往只有加大回扣数目,以期初中教师为自己说话。Z中想走出回扣怪圈,以自己的形象取胜,本意是对的,然而在实际中却是增加了教师招生的难度,减少了招生数量,2003年大多数教师都未能完成本地招生指标,新生入学人数不到1400人,未完成招生计划。      欣慰——劳有所获    令三位老师感到欣慰的是,尽管在本地的招生进行得又苦又累,效果也不理想,但在外地的招生却完成得十分顺利,招生数远远超出招生要求,从而弥补了片区招生不足的缺憾,而且也都没遭冷遇、受闲气。他们在外地招生的感受与在本地的感受完全不同。    朱老师:在外地说我们学校差的还没有,关键是时间问题。现在招生的人很多,我下去的两个学校就有几十个学校摆开招生阵,那几天我真是分身乏术,忙得不得了。那几天收费时间你不去收,过一天就被人家抢走了。    朱老师:到外地招生,第一步就是要走得进,进去以后就要在中考前发宣传资料,让学生知道有这么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班里有一个铁了心来读的,他给你宣传,一哄就有一大群。    贾老师:到外地招生很累,路又远,每个地方又得跑好几趟才落实得下来,那些日子天天坐车,天气又热,休息也不好。关键是效果不错,有收获,我觉得自己运气还好。        王老师:招生难易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很有关系。如Y市是五金之乡,那么机械专业在那里就很好招生,S市经济发达,工作容易安排,在那里也好招。相对而言,我们这儿经济落后一些,学生工作安置不理想,招生就较难。    贾老师和王老师主要是通过某位要来读书的学生家长的介绍,在这位家长的牵头下,将亲戚朋友邻居的孩子介绍过来,效果非常不错。招生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就在这失落、收获中起起落落,令人回味,更令人思索。      反思——管理是招生之源    当Z校把生源作为决定学校生存、发展规模、办学效益等的校心问题,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时,却过于注重数量的扩张而忽略了质量管理。朱老师在招生的艰难和劳累中已深深地体会到了管理的价值。    朱老师:引起招生难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是管理问题,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管理。下去宣传他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学校管理好不好,是怎么管的。学生在学校读书,不会出事、不会打架、不会跑出去交坏朋友,人安全最重要。职校的管理应该讲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跟上,现在把招生变成第一要素,管理成第二要素了。其实招生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管理不好,招生就不好,管理得好,招生也容易。我觉得管理应该搞点特色,像S中的管理就比较厉害,他们抓了学生的礼貌行为,你读书读不起没关系,要你讲礼貌。学校里有学生站岗,看到人就鞠躬问好,你有事给你带路。这么一点就不得了,家长都很满意。“我的孩子我管不牢,你帮我管起来,变得这么有礼貌啦”。我们学校也应该搞点特色,让学生学点什么东西,并且要让家长感觉到我的孩子在你的学校的确学到东西了,这一点很重要。    管理是任何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朱老师所认识的管理还仅仅停留在把学生管好、不出事、保证安全、迎合家长等最肤浅的管理层面上,至于更深层次的管理他认为那是校长应去思考、去探究的问题。    内涵质量问题已成为目前中等职教滑坡,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表面上看到的是中等职教招生难,深层意义上是由于中等职教在数量扩张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规格质量、教师教学质量、课程开发、专业设置等全方位的学校质量管理。普高在扩招,民办学校在创建,职校自身规模在扩大,而学生总数却在萎缩,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职校要立足,要做大做强,关键已绝非抓好招生这一表面功夫这么简单,最重要的是修炼好内功,尽快走上“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定地位、以质量求突破、以效益促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裴朝阳.中等职教的归宿:从数量扩张到内涵提高[J].教育与职业,2001,(9).    [2] 朱孝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中的非理性现象分析[J].职教论坛,2002,(4).    [3] 唐海晶.关于改善职业教育“招生难”状况的对策性思考[J].教育科学,2001,(2).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 下一篇文章: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
  • ››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 ››高职学生创业的优势及软肋
  • ››把德育工作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
  • ››任务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主体性德育观与职校德育创新
  •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 ››浅谈职业中专体育特色教学研究 杨志...
  • ››关于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因素的应...
  • ››试析中德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华旭明
  •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