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职业教育
   我国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      ★★★ 【字体: 】  
我国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5 23:00:28   点击数:[]    

学生职业指导的现状调查中,大多数教师认为目前的职业指导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总体上讲,学校教育在这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      1.学校教育与职业定向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职业观念的教育。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离的现象仍然存在。只管学生培养,不管市场需求,只管毕业,不管学生去向的学校还很普遍。在普通中学,毕业生除了少数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外,大量的毕业生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和就业准备。在高校,虽然成立了人才市场,就业咨询指导、职业介绍等机构,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一体化的职业知识教育和正确的指导工作,学生缺乏关于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知识,职业意识仍很淡薄,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不畅通。据统计结果显示,42.5%的学生将宣传媒介作为他们获取职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家庭成员的影响、学校的职业指导分另列为获取职业信息渠道的第二、三位。这说明,当前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学校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信息、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3.在已开展职业指导的学校中,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十分有限,由于缺乏专职指导人员和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如,大多数学生对职业指导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误认为中学的职业指导只是用来帮助那些要上职业学校的学生选择学校和填报志愿服务的,因而职业指导对那些准备上普通学校的学生没有吸引力。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基本上并在学生处和人事部门,它们在为大学生获得社会职业需求信息,沟通学校与人才市场联系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配备、各种心理测量及信息反馈的手段方面还很欠缺。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学生在职业定位过程中,更多地是受到社会宣传媒介对于某些行业的舆论引导,盲目地崇尚和向往一些"实惠"而"热门"的职业或专业,如合资企业、金融管理、律师、医生、商业服务等,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或选择目标,不能恰当的处理个人理想、特长与社会需要的关系。这是现在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指导的发展与改革加强学校中的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是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所必然要求,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职业状况的分析与预测,是建立在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体系基础之上的,因此,加快学校、政府、社会市场相互作用的运行机制的转换,推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要条件。与各种要素市场的发展相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相对滞后,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牵涉劳动用工制度、公务员制度、工资分配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还要相应地改革医疗保险制度、退休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住房制度,否则就无法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要制定劳动法等一系列法规,建立打破地区封锁的职业信息、职业介绍机构、劳动仲裁机构等。只有建立起相应的制度、机构,实行了相应的法规,劳动力市场才有可能实际运作起来,也只有劳动力市场正常而健全地运作起来,学生才能进入市场公平公正地竞争就业。在这种条件下,市场供求信息才可能通过学生求职和录用的实际及趋势反映到学校。  其次,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地开展职业指导活动。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机构,有明确的目的,能够按照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有选择地传递价值观念和职业知识,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现阶段,学校管理者应当将职业指导工作纳入系统的教学计划中,在现有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学校教育的职业指导功能。如开设职业指导课,系统他讲授关于社会职业和学生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掌握选择专业与职业的能力;开展职业咨询活动,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具体化的指导与帮助。根据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开设职业指导课程。1994年,苏格兰中学将"个人与社会发展"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其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这一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发展个人的职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职业选择和决策的技能,发展一种顺利地从学校到社会转变的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是值得我国大中学校职业指导教育借鉴的。  第三,加快专职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搞好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条件。从工业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来看,从事职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如特性与因素匹配理论、人格与生涯匹配理论、发展理论、计算机系统指导理论、行为理论等,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对于我们正在启步的职业指导工作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目前我国各学校缺乏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缺乏有效的评价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难以成为学生职业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因此,要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总之,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化工程。学校除了在枝内开发相对独立的职业指导活动领域以外,还应当加强与社会、企业界、人事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各种职业门类和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收集、处理社会信息,提高职业信息的可靠性和针对性,使职业指导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思考

  • 下一篇文章:在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我国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我国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
  • ››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 ››高职学生创业的优势及软肋
  • ››把德育工作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
  • ››任务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主体性德育观与职校德育创新
  •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 ››浅谈职业中专体育特色教学研究 杨志...
  • ››关于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因素的应...
  • ››试析中德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华旭明
  •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
  •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关系的现状...
  • ››我国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