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公共卫生
   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控制策略      ★★★ 【字体: 】  
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控制策略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1 14:05:22   点击数:[]    

显示环境样品的阳性率最高,达到12.8%,其次为哺乳母羊鼻腔拭样品,阳性率为2.1%。此结果提示应该按操作规程对隔离区环境和其它羊圈环境进行严格管理,此外提高干草料的质量,减少羊群密度,加强羊只运动也是保证羊群健康的有效措施。

    1.5大肠杆菌O157:H7病

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E.coli O157)是1982年被发现和识别的一种肠道新病原体,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的主要病原血清型,可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hemorrhagic enteritis,HC),极易继发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TTP)两种严重的并发症。HUS和TTP的病情凶险,病死率达30%。人群普遍易感,男女均发病,病后无持久免疫力,儿童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据美国CDC估计,在美国大肠杆菌O157每年大约导致20 000人感染,约有250人死亡。我国1999年~2000年间,在江苏、安徽两省发生两起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发病人数达到2万多人。EHECO157的贮存宿主主要是牛,其他的反刍动物以及家禽家畜,如骆驼、羊、马、鹿、猪、狗、家兔、鸟类等为潜在的宿主。EHEC O157能够长期寄居在健康携带者和健康的牛、羊等动物的肠道中,因此无症状的带菌者和动物都可能是传染源,被污染的食物、水以及日常用品都可能成为传播因子。污染的肉类、肉制品,未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采摘过程中污染的水果和蔬菜,被污染的饮用水、娱乐场所用水和农田灌溉水均可引起EHEC O157感染疫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苏省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收集徐州市1999年~2000年和200l年~2006年全国O157:H7感染疾病监测徐州监测点宿主动物3 608例进行相关研究表明,带菌率为4.02%,不同的宿主动物带菌率也不尽相同,宿主动物带菌率依次为牛2.35%、羊6.44%、猪4.69、鸡3.70%。而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475份动物数据也显示,牛、羊O157:H7检出率分别为6.48%、9.10%。

    1.6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9]。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布鲁氏菌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据调查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60多个存在人兽共患布鲁氏菌病,分布于世界各大洲。亚洲的伊朗、老挝、蒙古等国家发病较严重。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能够通过犬、鹿等宠物传染给人类[9]。大多数犬呈隐形感染,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发炎,引起流产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人主要通过食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肉或处理因布鲁氏菌引起的流产和分娩的犬而感染,感染布鲁氏菌后,高烧的症状会反复,布鲁氏菌还造成睾丸等其他器官的严重损害及畸胎等。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布病疫情曾得到较好控制,但90年代中期以后,布病疫情逐年加重。进入21世纪,布病疫情加重趋势愈加明显。

    1996~2005年10年间,全国人间布病发病率从0.09/10万上升到1.5/10万,增加了16.7倍。2006年,全国共报告发病19 013例,2007年1~11月,全国共报告布病病例20 196人,发病率为1.54/10万,与2006年同期相比,疫情上升3.80%。目前,在我国已分离到15个生物型,张士义等1999年报道,我国自1990年以来从人和动物体内分离到的220株菌中,羊种布鲁氏菌占97.1%,牛种布鲁氏菌占12.27%,猪种布鲁氏菌占0.45%,犬种布鲁氏菌占2.21%。

    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报道,我国从南到北犬群普遍存在布鲁氏菌病,南方犬布鲁氏菌阳性率可达20%左右,北方牧区阳性率可达90%以上。北京观赏动物医院从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对来自北京观赏动物医院收治的患犬、出入境检测犬和北京郊区犬养殖场的繁殖犬及少量流浪犬共计1 200只犬的血清样品进行了犬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犬布鲁氏菌病疫情呈回升趋势。

    1.7炭疽病

“9.11”以来,美国已出现数千宗炭疽疑案,“生物恐怖”又成了世人关注的话题。

    炭疽病(anthrax)是由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anthrac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烈性传染病[10]。全球大约有82个国家发生过动物炭疽病,据估计,近几年全球每年有1万例动物炭疽,9 000人感染发病。近几年,我国辽宁、新疆等的个别地区也零星发生过动物炭疽疫情,并且也有人感染发病的情况。

    草食动物对炭疽最易感,其中以羊、牛、马、骡、驴最为敏感,其他如鹿、骆驼、大象等也很敏感,其次是杂食动物和人类,肉食动物对炭疽病有相当大的抵抗力,禽类一般不发生感染,只有马达加斯加和南非的驼鸟常患本病,也有从鱼、蛙体内分离出炭疽杆菌的报告。宠物犬吞食炭疽病尸后,也可发生炭疽,多表现咽炎及胃肠炎,头部和颈部常发生水肿,可致死。

    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报道[11],2008年8月18日,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蒙古国600多只黄羊确诊感染血液性炭疽死亡。自2008年以来,蒙古国7个省先后发生牲畜和人感染炭疽病例,已有11只家畜感染死亡,5人感染炭疽。8月l8日,哈萨克斯坦向OIE紧急通报,东部省一村庄发现l头牛感染炭疽死亡。8月25日,阿塞拜疆向OIE紧急通报,Qax省发现2头牛感染炭疽死亡。

    中国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炭疽病例时有发生,近5年来,全国每年发病数波动在400~1 000人,主要集中在贵州、新疆、甘肃、四川、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

    1.8鼠疫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引起的啮齿动物中自然疫源性疾病[12],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疫鼠、疫蚤传染人,造成人间的鼠疫。本病起病急剧,病情严重,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我国人间鼠疫在解放后已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疫源地依然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鼠疫开始活跃。

    我国的鼠疫疫情也呈现上升趋势,新疫源地不断出现,部分静息疫源地重新活跃,动物流行范围逐渐扩大疫情向城市、人口密集区逼近。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宠物数量的激增,增加了远距离传播的机会,为加强鼠疫防治,卫生部发布《全国鼠疫防治“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2002年,有13个国家向WHO报告的鼠疫病例数1925例,其中177例死亡。2003年,9个国家报告了2 118例病例,182例死亡。1981年以来,我国人间鼠疫病例大幅度增加,在云南、贵州、广西、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四川、内蒙古等9个省区1981~2002年发生人间鼠疫病例860例。其中1990年75例,2000年254例,分别是80年代和90年代最高发病年份。

    2重要宠物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原因分析2.1重要宠物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呈现新特点2.1.1宠物疫病种类增多,病原变异快:近30年间,全球陆续发现了30余种危害严重的新出现传染病和一批再度出现的老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绝大部分是人兽共患病。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在200余种动物传染病中,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而通过宠物传播的传染病占有半数以上。人们已经认识到过去5~10年才出现一种新传染病,而现在1~2年就出现一种新传染病的现实[1]。

    人和宠物的过度亲密接触、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如废气、废水、废渣、放射性物质等的过度排放,都会引起生物体变异,产生新的致病微生物,导致宠物人兽共患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

    2.1.2人与宠物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宠物人兽共患疫病的流行:最新的统计研究表明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疫病多达816种。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与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关系越来越密切,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饲养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兴安盟地区2010年麻疹流行的临床分析

  • 下一篇文章:试论我国犬类宠物种质资源的现状与保护利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控制策略”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控制策略”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大学生无偿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原...
  • ››关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
  • ››唐山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 ››出生缺陷高发区地球化学环境中微量...
  • ››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癌症病情告知态度...
  • ››浅议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的原则
  • ››关于大学生医疗保险中医疗服务合同...
  • ››浅论基于管理式医疗的全民社会医疗...
  • ››大同市22949例妇女乳腺普查结果分析...
  • ››特大地震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组织与...
  • ››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