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牧医论文
   48小时母仔分离对自由哺育或控制哺育母兔性能的影响      ★★★ 【字体: 】  
48小时母仔分离对自由哺育或控制哺育母兔性能的影响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0:01:22   点击数:[]    

或控制哺乳时,其1-9日龄期间仔兔的死亡率分别为10.74%、8.00%( p<0.05),9-42日龄期间仔兔死亡率分别为10.38%、10.07%( p>0.05),即控制哺乳能显著降低 1-9日龄期间仔兔死亡率。

      母仔分离的方法不论应用在何种哺乳方式,均能显著降低1-42日龄期间仔兔死亡率,尤其是 9-42日龄期间仔兔死亡率。由表2数据可知,母仔分离应用于自由哺乳时,分别能降低1-42日龄期间和9-42日龄期间仔兔死亡率16.38%(18.69%和22.35%, p<0.05)和42.97%(8.15%和14.29%, p<0.01); 母仔分离应用于控制哺乳时,分别能降低1-42日龄期间和9-42日龄期间仔兔死亡率20.75%(15.47%和19.52%, p<0.05)和28.46%(8.57%和11.98%, p<0.01)。但当母仔分离的方法应用在自由哺乳方式中时,1-9日龄期间仔兔的死亡率却高了22.00%(11.48%和9.14%, p<0.05),对控制哺乳方式中1-9日龄期间仔兔死亡率的影响不明显(7.55%和8.57%, p<0.05)。

    2.3 胎次对仔兔性能的影响
    头胎仔兔相对于经产母兔所产的仔兔,表现出较低的9日龄体重(139.42 和152.15克, p<0.05),1-9日龄期间较低的日增重(10.71和11.82克/日, p<0.05)和9-42日龄期间较高的仔兔死亡率(21.50%和5.50%, p<0.01)。这些都是因为头胎母兔泌乳力较低、母性较差的原因。

    2.4 母兔淘汰、使用情况(见表3)
    表3 母兔淘汰、使用情况
哺乳方式自由哺乳控制哺乳
分组(处理)A(DLS)BC(DLS)D
母兔淘汰率(%)54.6958.4968.5267.31
乳房炎发病率(%)12.509.4314.8115.38
      试验期间,A、B、C、D四组母兔的淘汰率分别为54.69%、58.49%、68.52%、67.31%,其中因患乳房炎而被淘汰的比率分别为12.50%、9.43%、14.81%和15.38%。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后发现:哺乳方式对母兔的淘汰率和乳房炎的发病率影响较大,而母仔分离对母兔淘汰率和乳房炎的发病率影响相对较小。当哺乳方式为控制哺乳时,母兔的淘汰率和乳房炎的发病率均较高,分别为67.92%和15.09%,较自由哺乳时母兔的淘汰率和乳房炎的发病率(56.41%和11.11%)提高了20.40%和35.82%(p<0.05)。母仔分离仅对自由哺乳中母兔乳房炎的发病率影响较大,提高了32.56%(12.50%和9.43% p<0.05),而对自由哺乳中母兔的淘汰率和控制哺乳中母兔的淘汰率、乳房炎的发病率影响均不明显。

    3.小结与讨论
    3.1 哺乳方式对哺乳母兔繁殖率、仔兔成活率和母兔淘汰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控制哺乳相当于自由哺乳来说,可提高哺乳母兔繁殖率,同时可降低1-9日龄期间仔兔的死亡率,但却提高了母兔淘汰率和乳房炎的发病率。这主要是因为控制哺乳时,每天只让母兔哺乳15分钟,逃脱了仔兔的整天追赶、干扰,因而使母兔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产后恢复,因此繁殖率较高。另外,1-9日龄期间,仔兔弱小,消化机能极不完善,所需乳汁相对较少,因此彩控制哺乳时,可适当控制其采食量,避免因采食过多而引起消化不良,减少死亡;而采用自由哺乳时,母兔和仔兔整天在一起,仔兔随时都可吮吸乳汁,易引起采食过多,有时为会因母性不强引起仔兔死亡。但是采用控制哺乳时,由于每天哺乳时间较短,有时会造成乳汁吮吸不完或仔兔因长时间饥饿而用力吮吸乳头,这些都易引起乳房炎的发生。因此,控制哺乳相当于自由哺乳来说,效果较好,但应加强母兔的管理,预防乳房炎的发生。

    3.2 48小时母仔分离对提高哺乳母兔发情率和繁殖率的绝对效果在哺乳方式为自由哺乳时,更加明显,而当哺乳方式为控制哺乳时,其效果相对不很明显。这一结论与SZENDRO等1999年提出的假设一致,即控制哺乳,由于相当于有规律的母仔分离,因而减少了较长时间母仔分离的应用效果。

    3.3 48小时母仔分离对自由哺乳和控制哺乳两种哺乳方式来说,均可显著降低哺乳期间仔兔死亡率,尤其是9-42日龄期间仔兔死亡率。

    3.4 哺乳方式和母仔分离对哺乳母兔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断奶个体重和断奶前日增重均无明显影响。

    3.5 48小时母仔分离能明显提高哺乳母兔的发情率和繁殖率,且对母兔和仔兔均无副作用,因此,可作为一种生物刺激技术,替代外源性激素的处理,广泛应用于哺乳母兔的同期发情。但对于其具体的使用方法仍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尽可能地发挥其应用效果。

    (此文获中国养兔杂志2002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龙继蓉 生物刺激用于家兔每秒殖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养兔杂志 1999(1):28-30
    2.   黄良虎 家兔繁殖障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中国养兔杂志 1997(4):8-9
    3.   Alvarino J.M.R.,etal,1998. Effect of mother-litter separation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lactating rabbit females insemination on day 4 or 11 post partum. World Rabbit Sci. 6(1):191-194
    4.  Szendro Z.,etal,1999. The effect of doe-litter separation on 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rabbit does and their kits.World Rabbit Sci. 7(3):165-169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氯霉素在动物体内残留问题的研究进展

  • 下一篇文章:笼养新母鸡开产后瘫痪的原因及其防制对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48小时母仔分离对自由哺育或控制哺育母兔性能的影响”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48小时母仔分离对自由哺育或控制哺育母兔性能的影响”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低聚木糖与产酶益生素合用对生长猪...
  • ››鲤鱼(CYPRINUS CARPIO)肠道不同部...
  • ››芽菜风味狗肉香肠的研制
  • ››对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探...
  • ››浅谈畜牧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对兽药地方标准清理工作
  • ››中草药黄芪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免疫组化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
  • ››论新时期我国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 ››苜蓿高产栽培管理与加工调制
  • ››48小时母仔分离对自由哺育或控制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