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牧医论文
   奶牛产后瘫痪的诊疗      ★★★ 【字体: 】  
奶牛产后瘫痪的诊疗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09:49:48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蔺晓忠

指导老师:王立斌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两例典型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断治疗,根据其发病原因,发病的特点以及临床症状,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表明:对于产后瘫痪治疗的方法应该依据奶牛的病情确定。并且,作者认为对于产后瘫痪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相结合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效果最好。

关键词:奶牛   产后瘫痪  诊疗

 

DIAGNOSIS&TREATMENT OF PUERPERAL PARAPLEGIA

Lin  Xiaozhong

Instructor: Wang  Libing
 

(Faculty of veterinary Medicin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Lanzhou   730070)

 

Abstract : This article through diagnosis , treatment and clinic symptom to two typical illness puerperal paraplegia of cow based on disease cause and characteristic implemented the treatment method that combines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result shows : the therapeutical method of puerperal paraplegia illness should confirm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cow. For this reason, author think to the method of the puerperal paraplegia treatment should combine together treatment method that treat both principal and secondary aspect of disea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o adopt, the result is the best.

 

Key words:  cow  puerperal paraplegia dignosis  &  treatment

 

 

 

前言

产后瘫痪(Puerperal Paraplegia)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虽然为散在形式发病,然而个别牧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1]。治愈的奶牛下次分娩可以再次发病;某些品种的奶牛或在某些牧场,本病的复发率特别高。其严重地阻碍着世界畜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疾病也日趋增多,对奶牛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1. 病例及治疗

2004年3月9日到6月2日期间,本人在榆中县畜牧中心实习期间收治2例奶牛的产后瘫痪,其病例介绍如下:                                                         

病例1:  奶牛,5岁,第三胎次,日产奶牛30kg,该牛于2004年4月11日下午3时分娩,产1公犊, 畜主于12日晨求诊。

1.1 主诉:  其奶牛自产后舔犊,吃食无异常。 晚9时挤完第二次奶(两次共挤初乳30kg)见其后脚频踏,交替负重,至半夜,母牛不停呼叫,以为是唤犊吃乳,未引起注意。 至第二天晨5时挤奶时,奶牛已倒卧于圈内如死状。

1.2 临床检查:  患牛精神差,体温37.2℃ ,心跳47次/min,呼吸12次/min,伴有呼噜声,四肢开展卧于圈内,头左侧弯,用力牵拉头部,颈部拉不直呈板硬状。 眼球突出,瞳孔散大,口温低,舌伸于口外无力缩回,四肢冰冷,眼脸及皮肤针刺反应微弱, 心跳慢、均,瘤胃蠕动音弱,乳房空虚无乳,诊断为奶牛产后瘫痪。

随即用如下药物治疗:

〈1〉    5%葡萄糖盐水      500ml

              葡萄糖酸钙         200ml        一次静脉注射

              2%安钠加           10 ml

 

〈2〉    维生素B1           20 ml

              硝酸士的宁          20mg        分别肌内注射

 

〈3〉补阳疗瘫汤加减:破故纸 45g, 当归 30g, 益智仁 45g, 龙骨 45g,黄茋 60g,枸杞 30 g,川断 30 g,寄生 30 g,熟地 30 g,小茴香 30 g,青皮 30 g,甘草 30 g,肉桂 20 g。水煎候温灌服。

病例2:黄色母牛。5月20日就诊。

1.1 主诉: 该牛5月19日晚产犊困难,助产时造成子宫脱,请当地兽医还纳后缝合固定。但一直卧地不起,吃草,反刍俱废。

1.2 临床检查: 体瘦毛焦,卧地不起,头颈后弯,时而努责,阴门鼓胀,浑身颤抖,体温38.3℃,心跳88次/min,四肢针刺反应迟钝,皮肤触之发凉,口色浅淡,结膜发炎,尾脉细匀。诊断为产后瘫痪。

随即采用如下药物治疗:

〈1〉    10%葡萄糖盐水       1000ml

             5%葡萄糖酸钙         200ml       一次静脉注射

             2%安钠加              10 ml

             维生素C                 5g     

 

〈2〉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 50g,防风 40 g,秦苏 40 g,桑寄生  40 g,细辛 30 g,当归 50 g,熟地 40 g,白芍 40 g,杜仲炭 30 g,牛膝 30 g,党参 40 g,川芎 40 g,桂枝 30 g,伏苓 30 g,甘草 30 g。水煎候温灌服。

2.结果 

2.1对病例1经过以上方法治疗:4月11日复诊,吃草增多,余症同前,继续用上法治疗2天。4月14日,能站立行走,西药停用。4月15日,痊愈出院。

2.2对病例2通过以上方法治疗:5月21日复诊:能自行站立,吃草,反刍正常,努责减轻。内服补中益气汤加味:党参 50g, 黄茋 60 g, 白术 45 g, 陈皮 30 g, 升麻 30 g, 柴胡30 g, 生地 40 g, 当归 40 g, 防风 30 g, 独活 30 g, 甘草 30 g。 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两天后治愈。

3.讨论

3.1发病情况:

该病主要发生于年龄以5岁以上的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在产奶量最高之时,因此大多数发生在3~7胎次间,并随着产犊胎次的增多,其发病率相增高。日产奶25kg以上的舍饲奶牛多发,发病季节以3~8月青草充足节为多发,其他季节较少发病[1]。原因是奶牛在此阶段吃青嫩多汁草,产奶量高。通常在产后3天内发病,产后24小时发病率最高,一般高达20~30%,而3天以后发病极少[2]。

3.2病因分析:

3.2.1 日粮因素

    通过对患过此病的奶牛调查,发现饲料单纯,缺乏青绿饲料,造成奶牛营养物质缺乏,是导致产后瘫痪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资料报道,奶牛每日的钙磷量为45~60g和25~35g,二者的比例在1.2:1~2:1之间时,可预防此病的发生[2]。

3.2.2 泌乳因素

    奶牛分娩后随着泌乳的开始,大量的钙分泌到乳汁中,这也是造成乳热症主要原因之一。初乳量虽然少,但其中的钙、磷含量却很高。据资料报道:高产奶牛在产后一天内排入乳汁中的钙为25~30g,磷为20~25g。并发现有些畜主为了盲目追求产奶量,产后初乳挤出过多,这样使钙从乳中大量排出,血钙含量急剧下降。当牛丧失的钙超过它能从肠道吸收和骨骼中动用的数量总和时就会发病。有关资料显示:产后健康牛血钙浓度为8.6~11.1mg%,平均为10 mg%左右,而病牛则下降为3.0~7.76mg%,与此同时,血液中磷的含量也减少,其原因除大量进入初乳外,也可能同血钙降低有关[3]。

3.2.3 年龄因素

    该病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高,一般见于5~8岁的高产奶牛。其主要原因是青年奶牛虽然可能泌乳的第一天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但它们的胃肠和骨骼能很快适应并满足泌乳对钙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过程变慢,胃肠钙的吸收明显下降,骨骼很难溶解,故导致血钙下降。

3.2.4 大脑皮质抑制的主要原因

3.2.4.1 甲状腺调节受阻   奶牛分娩时大脑过度兴奋而后导致中枢抑制。而影响甲状腺的调节机能,使降钙素的分泌数量增多,导致钙磷比例失调,发生瘫痪。

3.2.4.2 血压降低   奶牛分娩后,由于胎水流失,出汗造成脱水现象,使血压降低并发生抑制。

3.2.4.3 脑供血不足   分娩后,胎儿排出,腹压下降,挤出初乳,乳房排空,使流入腹腔和乳房内的血液量急剧增多,而流向头的血液量明显减少,引起血压下降,导致中枢神经暂时性缺血而发生抑制。

3.2.4.4 低血糖   由于产后血糖大量进入乳腺合成乳糖,使血糖浓度降低发生低血糖性抑制。

3.2.5 内分泌调节功能异常

  有些畜主认为奶牛产后瘫痪完全是由于缺钙所致,因此对多胎牛盲目补钙,在配合饲料基础上,再加钙粉,造成高钙状况,长此以往,导致奶牛机体对胃肠的依赖性,体内钙储量明显增加,反馈性抑制甲状旁腺素PTH和1,25—二羟钙化醇的产生和合成。同时过多的钙刺激甲状腺细胞使降钙素分泌过多,一旦机体大量消耗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生产瘫痪

  • 下一篇文章:断奶仔猪疾病发生的病因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奶牛产后瘫痪的诊疗”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奶牛产后瘫痪的诊疗”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低聚木糖与产酶益生素合用对生长猪...
  • ››鲤鱼(CYPRINUS CARPIO)肠道不同部...
  • ››芽菜风味狗肉香肠的研制
  • ››对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探...
  • ››浅谈畜牧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对兽药地方标准清理工作
  • ››中草药黄芪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免疫组化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
  • ››论新时期我国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 ››苜蓿高产栽培管理与加工调制
  • ››奶牛产后瘫痪的诊疗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