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牧医论文
   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 【字体: 】  
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09:48:57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田相迪

(莱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研04 山东莱阳 265200

摘要:高产蛋鸡群产蛋率按时达到高峰水平,但维持时间不长,使开始出现产蛋量突然下降,或缓慢下降或下降后回升,再下降等现象。高产蛋鸡群产蛋高峰不能维持,根据长期门诊的大量病例总结,浅析了环境因素及应激、饲料、药物、疾病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此类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鸡群产蛋率;原因;对策

The Reasons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  The Hens of The Abruotly Descending

TIAN Xiang di

( Faculty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Lai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 Laiyang 26520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The laying frequency of the hens can achieve to the peak level on time,  but can not keep long time ,and begin to appear the abruptly descending,  or descending slowly or descending  and then callbacking, then descending .According to a lot of case summaries, this thesis analysises the reasons of the circumstance factors, feedstuff, medicaments,  diseases .etc,  and advances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then offers the academic thereunders for clinic

deferds and treatments of these phenomena.

Key words: the laying frequency of the hens; reasons; countermeasures

    产蛋是性成熟后母鸡的正常生理机能之一。鸡群在开产后产蛋率逐渐增加并进入产蛋高峰期,优良蛋鸡的高峰期产蛋率应在92%~96%左右,维持一定时间后,产蛋率逐渐下降,进入一个产蛋率相对稳定的时期。

    再在产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产蛋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情况。除了因减少产蛋而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外,更重要的是产蛋率突然下降常常是某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在鸡群中传播的先期症状之一1,如不及时诊治,将会造成较大甚至难以估计的严重后果。

1环境应激及对策12

1.1常见的环境应激   持续高温(超过30)或低温(5℃以下),闷热,湿度过高,机体难以适应而影响产蛋。

1.1.2通风不良   舍内氨气浓度过大,刺激损伤呼吸道粘膜造成应激,影响产蛋。

1.1.3光照    光照能刺激性腺激素分泌,所以对产蛋鸡产蛋性能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产蛋期光照时间一般采用16h,光照强度10~20lx

1.1.4饮水不足  水是鸡蛋重要组成成分和保证鸡体生命不可却少的物质,突然断水或较长时间饮水供应不足,均可造成产蛋率下降。

1.1.5免疫接种   即所谓免疫应激,在免疫接种后,有的出现精神不振、食欲短缺,有的可出现产蛋率下降。

1.1.6其他   强烈声响、惊吓、扑捉、突然停电熄灯、操作程序发生较大变化等因素造成应激综合症,亦可导致产蛋率突然下降。

因各种环境因素的应激所致产蛋率突然下降时,剖检资料表明:母鸡的卵巢、输卵管及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

1.2对策   注意夏季防暑降温(如安装排风扇、湿帘系统等),饲喂抗热应激添加剂(如电解多维、热益舒、小苏打等)和冬季防寒保温;加强舍内空气流通,以保证空气新鲜;根据当地日照长短,适当补充人工光照以保持足够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供给充足、清洁饮水,保持环境安静,尽量避免因惊吓等造成的应激5;产蛋鸡的免疫接种应在接种时间、疫苗种类、接种途径等方面多加注意,以减少应急。

2.饲料因素

    突然更换不同厂家的饲料、日粮中饲料组成成分突然改变或饲料发霉变质均可引起产蛋下降。剖检时卵巢、输卵管和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

    对策:在产蛋期不要轻易更换饲料和改变饲料组成成分,若需要更换饲料应逐渐过渡进行。饲料应存放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严禁饲喂霉变饲料。

3.药物不良反应

    某些药物对产蛋鸡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甚至会导致产蛋率明显下降。如磺胺类药物、金霉素、丙硫苯咪唑等药物用于产蛋鸡群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产蛋下降。有资料表明,用磺胺二甲嘧啶35d可导致产蛋率下降10%一20%,而用金霉素以100X106拌料饲喂5d,产蛋率下降20%~30%,用丙硫苯咪唑(30mgkg体重)进行驱虫后,产蛋率可下降30%左右。

对策:防治疾病时,应注意对产蛋鸡群合理用药,尽量避开对产蛋率影响大的药物。选用安全、有效对产蛋率无影响或影响轻微的药物。

4.疾病因素

   多种疾病可致鸡群产蛋率下降,但在流行病学、症状和剖检上又各有其特点和不同之处。

4.1新城疫(ND  由新城疫病毒引起。无季节性,不分品种和年龄均易感。产蛋鸡群较多见非典型ND,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且病变不典型。主要表现为产蛋率下降(20%~40%,可持续12个月)和腹泻,少数伴有呼吸道症状。剖见时常见卵泡充血和卵黄性腹炎,盲肠扁桃体和直肠粘膜出血。典型ND则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超过90%,产蛋率锐减(下降50%~90%),甚至接近停产。呼吸时发出特殊的“呜-呜”声,嗉囊积水积气,拉绿色粪便,特殊的神经症状(扭头、歪颈、转圈等)和腺胃出血、肠道出血、溃疡,卵泡严重出血或卵子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3

对策:一旦发病尽快用属于Ⅳ系的一些毒株疫苗(N79Clone-30V4La Sota)34倍量紧急免疫接种可减少死亡。必要时用抗ND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肌注也能控制本病发展,待疫情稳定后再用疫苗接种。

4.2禽流感(A1)  A型流感病毒引起。本病的特点是病毒具有多型性(亚型多、各亚型毒力差异大)、易变性(病毒可通过基因重排、基因置换使其抗原性和致病性发生变异)和临诊症状多样性。本病无季节性,不分品种和年龄均可发病。临床症状变化很大,与病毒毒力、有无混合感染、年龄等因素有关;强毒株所致高致病性AI传播快(35d全群感染发病)、病程短(12d),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高达90%一100%;产蛋率大幅下降(50%一70%以上)甚至停产;病鸡不食,呼吸道症状明显,冠、髯发紫,头部肿大,震颤或共济失调,脚鳞有紫色出血斑。剖检时有全身败血症病变,头部、颜面部皮下胶样或出血性水肿,腺胃出血、胰脏有出血、坏死,明显的卵黄性腹膜炎和卵子严重充血。弱毒株所致低致病AI则有消化道、呼吸道一般症状,产蛋率下降15%一35%左右,且可持续36周;软壳蛋、畸形蛋增多、蛋壳色泽变浅;死亡率015%左右。剖检时较为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内有脓样或干酪样物)和卵黄性腹膜炎。

    对策: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用于当地毒株血清型一致的灭火疫苗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对低致病性AI用金刚烷胺有一定效果,抗菌类药物可控制细菌继发感染。

4.3传染性支气管炎(IB)    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产蛋鸡群发生本病时,常先有突然发生、迅速传播至大部分鸡出现的明显呼吸道症状(咳嗽、喘气、呼吸啰音等,约一周后上述症状减轻,但随之出现产蛋率明显下降(下降20%~50%)4,且可维持2~4周左右,蛋壳褪色变浅、畸形蛋、沙壳蛋增多;蛋清稀薄如水;母鸡很少发生死亡。

    对策:可选用中西药结合抗病毒和对症疗法。

4.4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产蛋鸡群发生ILT时,除产蛋率下降10%~60(多为20%一30%左右),可持续48周左右外,最突出的症状是病鸡有特殊的伸颈张口吸气姿势,强烈的咳嗽至咳出带血的痰或血凝块()8:急性病程510d,死亡率达10%一30%左右。剖检时可见喉头、气管有出血、溃疡或干酪样物。

    对策:可选用中西药结合抗病毒和对症疗法。

4.5传染性鼻炎(IC)  由又鸡副嗜血杆菌引起。发病率较高,传播较快。病鸡颜面部及眼睑明显肿胀,有时可见肉髯和下颌肿胀。流鼻液、甩头,鼻孔周围有鼻液痂痕。产蛋率下降10%一40%不等,若无并发症一般不发生死亡或很少死亡8。剖检时可见鼻腔、眶下窦有脓性或干酪样物;卵巢、输卵管及其他内脏器官均无病变。

    对策:已有疫苗用于本病预防。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和多种抗生素均有良好治疗效果,但应注意用够时间和疗程(一般不少于7d),否责可能复发。

4.6减蛋综合征(EDS-76) 由腺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引起。本病多见于刚产蛋或刚进入产蛋高峰期的青年母鸡群;母鸡无任何临床症状;产蛋率突然下降10%一40%不等6。若在产蛋高峰期之前发生本病则无产蛋高峰期出现。产蛋下降可持续412周左右。畸形蛋、薄壳蛋、软壳蛋增加,蛋壳色泽变浅9。剖检时可见卵巢、输卵管萎缩、变小或有输卵管炎;其他内脏器官均无病变。

    对策:尚无特效药物治疗。110120日龄时用灭活苗免疫接种对预防本病有良好效果。

4.7鸡痘(POX)  由禽痘病毒引起。产蛋鸡群发生鸡痘时产蛋率下降10%一40%不等,并可持续48周左右,但一般无畸形蛋、软壳蛋增多或蛋壳褪色变浅的情况。鸡群的食欲、精神、粪便基本正常。皮肤型鸡痘在鸡冠、肉髯等处有特征性丘疹样结节一痘庖,一般不引起死亡;毡腿型则在口腔、咽喉有黄白色干酪样假膜附着,呼吸时有“嘎嘎”声,严重时可因假膜脱落堵塞气管而窒息死亡。剖检时皮肤型可见局部痘庖;粘膜型除可见口腔、咽喉的黄白色假膜外,有的在气管粘膜亦可见痘斑()7。其他内脏器官均无病变。

    对策: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已有疫苗刺种用于本病预防。病毒灵、病毒唑以及中药“鸡痘散”等可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4.8大肠杆菌病(E.C0l)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产蛋鸡主要表现为输卵管炎和卵黄性腹膜炎。鸡群产蛋率下降,畸形蛋、沙壳蛋增多。病鸡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鹅状,产重者可发生死亡9。剖检时可见卵泡严重充血、变形和严重的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污黄色干酪样物,甚至器官之间广泛粘连;输卵管内有脓样或干酪样物或畸形蛋。

    对策: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某些抗生素对治疗本病有较好效果。但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故最好先做药敏试验,再选用高敏药物使用。改善饲养、卫生状况和用与当地流行血清型一致的灭活苗免疫是预防本病发生的两个重要方面。

4.9弯杆菌性肝炎(CH)  由空肠弯杆菌引起。多见于青年产蛋鸡群;产蛋率明显下降达25%一35%,可持续1至数周;蛋外观无异常;个别鸡突然死亡,死亡率2%一5%左右。剖检时见肝脏肿大,有特征性星状或菜花样黄白色坏死区,被膜下常有出血,甚至肝破裂出血,以致腹腔中有血凝块。卵巢、输卵管及其他内脏器官无病变。

    对策: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治疗时,可选用氟苯尼考、氟哌酸、庆大霉素、金霉素、甲硝唑等药物,最好进行药敏试验后确定用药。

4.10马立克氏病(MD 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产蛋鸡群发生MD时较多见伸颈型和内脏型,而皮肤型和眼型较少见。多在90160日龄发生,180日龄以后发病的情况也有发生。一旦发病,病鸡基本停止产蛋3。神经型病鸡肢体麻痹,呈现特殊的“劈叉”姿势;内脏型病鸡则呈贫血状、极度消瘦、病程较长,终因极度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100%。剖检时,神经型可见患侧坐骨神经、腰荐有经肿大;内脏型则在卵巢、肝、脾、心脏、腺胃、肺等处形成肿瘤,尤其肝、脾、肾因肿瘤组织增生致使器官明显肿大可达数倍。

    对策: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病,淘汰病鸡,按章处理疫苗预防本病。

4.11禽脑脊髓炎(AE)  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主要侵害幼龄鸡(多见于12周龄),以共济失调和全颈部震颤为主要特征。产蛋鸡感染可出现暂时性产量下降(产蛋率下降5%~10%左右,持续l2周后可恢复原产量水平,但采食量、粪便、呼吸等基本正常,亦无神经症状,蛋壳色泽无异常,一般无死亡;剖检时卵巢、输卵管及其他内脏无异常。

    对策: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用于防止继发感染,现已有疫苗用于本病预防,12日龄用冻干苗,开产前甩油乳灭活苗免疫接种。

4.12白冠病  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国内发现的有卡氏和沙氏两种住白细胞虫。本病季节性明显,气温20℃以上时,是本病媒介库蜢和带蚋活动繁殖猖獗的时期,也是本病发病严重的季节。产蛋鸡群发病后,产蛋率下降10%一40%不等;病鸡鸡冠苍白,血液稀薄;拉绿色稀粪;死前咳血;产蛋鸡死亡率一般不超过2%一5%,剖检时可见胸肌、腿肌、肠系膜、腹腔浆膜、胰脏等处有针头至粟粒大小的红褐色点状结节(巨型裂殖体),有的肾脏严重出血导致腹腔内积有血凝块。

    对策:预防和治疗均可甩泰灭净、强力启冠灵、中药自头翁散等。

4.13脂肪肝综合征(FLS)  因蛋鸡脂肪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点是鸡群外观体况良好,吃料正常甚至增加,呼吸、粪便亦无异常。体重普遍超标或过度肥胖。产蛋率明显下降,从80%一85%突然下降到40%一55%左右。有的突然死亡,且多为休况良好者,死亡率一般不超过3%。剖检时可见鸡体内有多量脂肪沉积;肝肿大,黄色,易破碎如泥而有油腻感;有的肝脏破裂出血,在腹腔内形成血凝块。

    对策:日粮中适量添加氯化胆碱、VE和肌醇;调整日粮配方;降低能量摄入和适当限饲。

4.14 输卵管囊肿13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据报道,大肠杆菌病、衣原体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后遗症、激素分泌紊乱等均可引起本病;多见于初产鸡,群。一旦发生本病,产蛋率明显下降(10%一30)或不出现产蛋高峰期。鸡群食欲、精神、呼吸、粪便等均无异常。病鸡产蛋停止,腹部膨大下垂,触之柔软有波动感。剖检时可见输卵管壁薄如纸,因大量积液呈透明水囊状,积液可达400500m1以上。

    对策:淘汰病鸡;饲料中适量添加抗菌类药物。

4.15 产蛋疲劳症  多见于笼养鸡群,主要发生于产蛋高峰期或高产母鸡。因饲料中缺钙和VD3以及钙磷比例不当所致12。鸡的精神、吃料量、呼吸、粪便等均基本正常,一般无死亡。但出现蛋重减少,产蛋下降,薄壳蛋、破损蛋增多,而蛋壳色泽、蛋清品质未见异常。剖检时卵巢、输卵管和其他内脏无异常。

    对策:注意日粮中含钙量、钙磷比例及VD3水平,适当添加电解多维、中药激蛋散等,可使鸡群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促进排卵,增加产蛋。

主要参考文献:

[1]甘孟侯.中国禽病学I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12343505154192194210214415417

[2]朱坤熹.禽病防治[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8799249258263264

[3]林永祯.禽病传染病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95459104106207209213215216220

[4]刘明生.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9(4)1012

[5]金卫洪.氯丙嗪治疗高产蛋鸡的惊恐症[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7(7)27

[6]王瑞华.蛋鸡蛋量突然下降的原因探讨[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1(9)1213

[7]林永祯.混合型鸡痘的诊治[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0(1)25

[8)林永祯.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制[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0(2)13

[9]薛凌壮.影响蛋鸡产蛋性能与鸡蛋品质的因素[U].养禽与禽病防治.2000(8)

[10]李存.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制[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1(11)1012

[11]石传林.鸡应激的预防措施[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1(11)19

[12]曹同德.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及其对策[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3(12)2223

[13]陈昌蓉.商品蛋鸡输卵管囊肿[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3(2)1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 下一篇文章: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低聚木糖与产酶益生素合用对生长猪...
  • ››鲤鱼(CYPRINUS CARPIO)肠道不同部...
  • ››芽菜风味狗肉香肠的研制
  • ››对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探...
  • ››浅谈畜牧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对兽药地方标准清理工作
  • ››中草药黄芪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免疫组化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
  • ››论新时期我国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工作...
  • ››苜蓿高产栽培管理与加工调制
  • ››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