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牧医论文 |
|
|||||
肉牛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09:47:56 点击数:[] ![]() |
|||||
从山东、河南、吉林等地买进来的各种类型的牛(西门塔尔、利木辛、夏洛莱、皮埃蒙特、短角等)的不同血液的后代一万多头,造成云南财政资源的大量浪费。 对未来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确保肉牛业健康稳定发展 有人很形象地把养牛业比喻为畜牧业中的重工业,这从某种角度来讲,表明了养牛业在整个畜牧业中投资需求大,生产周期长,影响面也比较大。从国内外工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发展规律都有雷同,轻工业先发展了,才有重工业发展的基础,国内也是在养猪、养鸡发展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才转而重视养牛业。同时,根据省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划,畜牧业发展的主导思想也是“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草食家畜”,但就我省草食畜牧业的整体情况看,目前仍处于基础差,发展程度低的状态,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财政继续投入和扶持。 (2)健全体系,抓好种源,自主创新 目前,全省牛的良种覆盖率还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尽管原因可能很多,但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冻改工作重新起步晚,冻改站点建设数量不足,加上云南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一个站点所能覆盖的面比起北方平原地区要小得多,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在尽量利用现有站点配种和覆盖面的同时,在条件成熟和牛群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议增加站点建设的投入,力争使全省冻改站点数量达到2000个以上。 牛冻精改良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高质量冻精的生产和供应。目前除了少量荷斯坦奶牛冻精是由省外购入,绝大部分是由省家畜冷冻精液站和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生产和供应,而两站的生产规模小,种公牛的更新和增加一直是困绕两站的老大难问题,现在所生产的冻精己不能满足全省冻改工作的需要,随着牛改工作的推进,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建议有关领导应及早关注这一问题。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扶持2~3家企业建立有一定规模的肉牛养殖、育种场。现行的杂交改良工作只能进行到一定的程度,不可能无限制的杂交下去。通过建立育种场,组建核心群,结合面上的牛群,培育适合云南气候条件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3)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牛冻精改良的效率 目前,全省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差异很大。据我们在部分地方的调查分析,在影响受胎率的很多因素中,影响最大的还是人员因素。培训应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技术人员,主要培训人工授精的操作技术和母牛的发情鉴定,第二层次是老百姓的培训,主要内容是母牛的发情鉴定和犊牛培育,特别是在新开展这项工作的地方。技术人员的培训由省级组织进行,老百姓的培训由县级组织进行。(云南省家畜改良工作站) 摘自:2006.1.5.B7版《云南科技报》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