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心理学
   襄樊高职城乡大学生心理抑郁因素和自杀意念的探索 张勤国      ★★★ 【字体: 】  
襄樊高职城乡大学生心理抑郁因素和自杀意念的探索 张勤国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1 13:28:50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 要】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对某学院2007级大学生316名大学生(男64人、女252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城镇学生抑郁比例高于乡村学生(P=0.01),抑郁者达到29.4%;抑郁原因主要为学业压力;学生的学业压力总比例为33.5%,乡村学生高于城镇学生(P=0.006);自杀的可能原因的排序为心理抑郁、慢性疾病;城镇学生自杀的可能性高于乡村学生(P=0.017),学生可能自杀总的比例为14.9%;自杀的诱因主要为心理应激强度过大、乡村学生可能性高于城镇学生(P=0.005)。结论:社会应当视解决学生就业为头等大事,培养学生与社会和谐相处,及时发现长期心理抑郁的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抑郁;自杀

    目前,青少年已成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大学生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杀意念是指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1],它并不一定导致自杀行为,王玲等人(2001)[2]研究发现自杀的想法是自杀行动最为敏感的预测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9月对我院护理与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匿名性的自编问卷《高职大学生心理抑郁与自杀意念问卷》调查。采取对授课班级进行整群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322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16份,占总调查人数的98、1%,。

    年龄在17岁到20岁之间,平均年龄17.9±1.5岁。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3 进行结构式《高职大学生心理抑郁与自杀意念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入学学历、上网、生源、性格、独生子女与否等)与问卷。

    1.3 资料处理与分析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4]。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心理抑郁原因的自我判定

2.2 调查对象的如果自杀其可能原因的自我判定
2.3 调查对象的如果自杀时诱因的自我判定
    3 结论与讨论高职学生正处于一个从未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是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及各种技能学习的重要时期。

    青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孤独、学习与就业压力过大以及心理承受困难的能力过低是现在普遍现象,了解大学生心理抑郁与自杀意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高职学生心理抑郁者已然达到了29.4%;城乡学生心理抑郁有统计学上差别(P=0.01),城镇学生比例高于乡村学生。城乡学生之间抑郁原因有显著的统计学上的差别(P=0.006),城镇学生抑郁原因排序为:学业压力、教书不育人与人际孤独;乡村学生为学业压力、人际孤独与恋爱情感问题。学生的学业压力总比例为33.5%。乡村学生学业压力的比例高于城镇学生。

    自杀的可能原因,城乡学生之间排序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7),城镇学生的排序为心理抑郁、失恋、慢性疾病,乡村学生为心理抑郁、慢性疾病与就业压力。

    心理抑郁是可能自杀的首要因素。城镇学生可能性高于乡村学生。学生心理抑郁造成可能自杀总的比例为14.9%。

    自杀的诱因方面,城乡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自杀的诱因,城镇学生的排序为心理应激强度过大、慢性心理压力大;乡村学生的排序为心理应激强度过太与两周来严重抑郁。学生总的心理应激强度过大是可能自杀的首要因素,有明显的统计学的差别(P=0.005)。乡村学生因为种种诱因而自杀的可能性高于城镇学生。学生因为心理应激强度过大而自杀的总的比例为18.0%。

    在现代社会中,自杀是一个悲剧性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自杀意念包括各种威胁自己生命的意向,若能有效地切断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发展,即可有效地防止自杀行为的出现.有关研究发现,处于单亲家庭环境中的大学生发生自杀意念的危险性是正常双亲家庭的2.965倍[5]。

    2004年9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一起,举行第二届“世界防止自杀日”年度会议资料表明,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目前人类第四大死亡原因[6]。

    本次调查表明:学生心理健康与抑郁、自杀意念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了,学生心理抑郁者已近30%,;学生如果自杀的主要原因为心理抑郁和慢性疾病。由此表明我们社会应当就解决学生就业为头等大事,培养学生与社会和谐相处,增强抗挫折能力,关注学生的慢性疾病,及时发现长期心理抑郁的学生,给予关心仁爱与治疗。

    参考文献

[1]何兆雄.自杀与人生[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6.45.

[2]王玲.大学生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自杀意念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22-423.

[3]张勤国,赵汉芬,等.高职学生性知识、性道德与性问题研究.襄樊职业技术学院[J].2002,1(4),35-38[4]马斌荣.SPSS for Wjndos Ver.11.5(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荆春霞,杨光,等.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26(12):1061-1062.

[6]王冠噶.中国青少年自杀心理初步探究[OL]http://www.qiqi8.cn/.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医途径治疗持续性肾病蛋白尿临床探讨

  • 下一篇文章:心理治疗对首诊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于少萍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襄樊高职城乡大学生心理抑郁因素和自杀意念的探索 张勤国”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襄樊高职城乡大学生心理抑郁因素和自杀意念的探索 张勤国”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谈心理学
  • ››对当前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
  • ››群体心理学
  • ››环境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学科概况
  • ››发展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心理生理医学学科概况
  • ››法律心理学
  • ››心理学有哪些基本理论
  • ››襄樊高职城乡大学生心理抑郁因素和...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