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西医学
   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      ★★★ 【字体: 】  
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5:02:04   点击数:[]    

今年的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精神卫生”。现在造成劳动力障碍的首位原因不是癌症,不是心脏病,而是精神障碍。精神病有多少呢﹖有人说100个人里面有30个,有人说有10个精神病。我们比较保守地估计,比较明显的精神障碍,100个人中大概有2、3个。这也了不得。从前我们老讲思想问题,其实是精神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法轮功”的练习者也有精神障碍,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让他们真正走出来。 20世纪免疫学的发展,首先是疫苗。虽然在18世纪就有了牛痘,但疫苗技术的重大发展都是在20世纪。在20世纪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中最多的就是免疫学。 生物医学工程则是科学技术与医学的融合。现在心脏瓣膜都是可以做的,包括现在做的人工心脏,在体外代替心脏。又如对冠状动脉堵塞,以前治疗是靠“搭桥”,后来发现用一根导管从外周动脉进入,一直送到冠状动脉里边,导管前面有个气囊,到了狭窄的地方鼓起来把狭窄的血管扩开,称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现在很普通了,后来发现PTCA后有的会发生再狭窄。怎么办呢﹖拿一个金属的弹簧把它撑住,不让它变窄,这还不行,它绕过不锈钢金属还要增生,怎么办呢﹖在做支撑的时候,再给进行局部的放射性照射,把那些增生的细胞给抑制住,现在还有人把药物涂在架上,抑制增生的细胞。意大利的科学家最近把一个微型机器人放到肠道里面。随着它在肠道里运行,它可以发射出信号,肠道内的所有情况都可以在计算机中看到。不久的将来还可以把机器人放到血管里去,随着血液循环流动,发现有问题的地方。还可以通过机器人把它修好。这些都是生物工程应用的例子。  另一个重要领域就是神经科学。20世纪发现了脑的左半球、右半球具有不同功能。左脑管语言的比较多,还有逻辑思维;右脑是管空间的,音乐啊、艺术啊,所以一般左撇子的艺术细胞多一点,惯用右手的人抽象思维强一点。你要是右优势者,就多用左手,让左右脑子都发达起来。在20世纪神经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从神经元的发现,到神经元电的活动,从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释放,到它的细胞的电位变化等,科学家在这一些方面的重要工作都得到了诺贝尔奖。  下面我想重点介绍一下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他们对现代医学的重大影响。孟德尔研究碗豆的遗传性状揭开了现代遗传学的序幕。他把黄色的、绿色的、高个的、短个的、光滑的、破皱的杂交后,发现了不同的性状之间都有非常明确的数量关系,于是他提出了遗传分离规律和组合规律。20世纪初,摩尔根在果蝇的实验方面,提出了染色体的遗传性理论。到了三、四十年代,细胞里的染色体逐渐被分离出来,到了50年代染色体检查已成为常规的临床检查。每一个染色体分离出来以后,给它拍照,然后把它的图形弄出来,它都有一定的形状和长度。  有些遗传病会多了一条染色体或者缺失,断掉一块,就可以用这个来诊断遗传性的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不满足于只观察染色体的外观变化,想看看染色体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到了5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威肯斯用射线衍射的方法来探测DNA的结构,他发现好像是一个螺旋结构,但是再进一步,他就弄不清楚为什么了。当时包括沃森,他跟威肯斯讲,你根本不可能得出结果,因为当时的技术不可能提纯DNA。大家知道做DNA检测首先要把样品提纯,不能提纯的话那实验的结果就不可能是很精确的。但1953年4月,沃森和克里克终于根据他们的计算和推测,建立了DNA的模型,第二年他们获诺贝尔奖,他们的主要的结果就是提出这样一个模式:DNA是由两股链组成的,每股链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而核苷酸则由核糖、四种碱基中的一种与磷酸组成。由于碱基之间氢健的顺序使得他们必然是双螺旋的结构,而且碱基上面一定是腺嘌呤A对胸腺嘧啶T,鸟嘌呤G对胞嘧啶C,双股螺旋可以解开。在细胞分裂时,两股分离开来,由每股再去合成与它对应的另一半。另外,它还可以合成RNA,再根据RNA序列翻译合成蛋白质。由于每三个碱基对序列编码一种氨基酸,因此可以根据RNA上碱基的顺序决定所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关于DNA、RNA的研究发展得非常快,接二连三地获得诺贝尔奖,从根本地改变了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到了80年代中,科学家们开始进一步考虑,是不是有可能把我们人类染色体上的所有碱基对都测定出来。1990年时,美国决定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用30亿美元的投入和15年的时间,完成全部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先是根据现在已有的遗传信息在染色体的定位建立遗传图,然后建立物理图,最后把全部的图测定出来。到1998年,遗传图谱、物理图谱都超额完成,但是DNA序列测定工作用了一半的时间却只完成了大概1%。所以当时美国主持这项工作的负责人担心在2005年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后来由于PE公司研制的测序仪将测序速度大大加快,加上其他方法上的创新,使测序工作进程大大加快。1999年9月9日塞莱拉公司宣布已经完成了果蝇DNA全部序列的测定,并开始人类DNA测序。到10月20日,在大概大约40天的时间,他们就完成了12亿个碱基对的测试。到2000年4月6日,30亿碱基对全部测试完毕,然后进行组装。2000年6月6日人类基因组与塞莱拉公司同时宣布基本完成人类染色体DNA测序。又经过半年工作,2001年2月中旬他们又分别在Nature与Science上发表文章,公开结果。经最后测算,人类染色体上的碱基对为29.1亿对,特别有意思的是经计算认定,人类的基因大概只有3万个左右,与原来根据蛋白质数量推算的10万个基因相差很远。人类所有的基因仅比线虫与果蝇多一倍,人有而鼠没有的基因仅300个左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很不均匀,第17、19与22号染色体上基因密集,以第19号染色体尤为丰富;而第4、8、13号及x、y染色体上则基因较少。实际上在染色体的29.1亿个碱基对中仅1.0—1.5%直接编码蛋白质,而98%以上为非基因DNA,在基因组序列中存在大片的“荒漠区”,有300多万个长片断重复序列。染色体中约有210万个单个碱基对部位可随个体而有所不同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正是由于这些不同造成了个体间的差别。染色体碱基对序列在个体间的差别不超过0.1%。这种差别大于人种间的差别。上述结果来之不易,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对了解人类遗传奥秘还只能说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  目前人类染色体碱基对中约有9%的序列尚不能保证正确;基因的确切数目尚不能最后肯定,更没有全部得到克隆,对已克隆的基因也只有一半左右了解它们的功能;对基因数少于蛋白质数的事实尚不能解释,是一个基因在转录、剪切、翻译过程中可合成多种蛋白质呢,还是由于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的蛋白呢,还是还有别的机制,目前还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人体内真正发挥生理功能的是蛋白质,而对人类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工作还刚开始。所谓蛋白质组学,就是要研究清楚人类体内存在的全部蛋白质的种类,它们的结构,它们的结构-功能关系,以及各种蛋白质的相互关系。相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言,蛋白质组学的意义更大,但难度也更大。目前虽然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认为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待于方法学上根本性的突破。  那么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什么意义呢﹖且不说它对蛋白质组学研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就让我们来看看目前能够看到的几方面具体应用价值。首先是基因诊断。最直接的是对遗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凯西莱治疗病毒性肝炎双盲观察

  • 下一篇文章: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核糖在保护心脏功能中的作用
  • ››脊髓动脉构筑及临床意义
  • ››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
  • ››凯西莱治疗病毒性肝炎双盲观察
  • ››西藏高等医学教育概论
  • ››西藏地区的主要乙肝病毒基因型CD杂...
  • ››浅说藏医药学的兴起与发展
  •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
  • ››双糖残基在肺癌组织学的检测
  • ››用现代医学模式探西藏传统医学的身...
  • ››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