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H+与Ca2+的交换也增多因而龋患率增加,pH值降到很低时,牙齿表面可能已有脱矿发生,所以pH值2.5时电位变化最明显。B组(根管内充满生理盐水、冠部人工唾液、根部生理盐水组)最接近生理情况,在pH值4.5时冠部相对根部中点的电位明显降低,与中性pH值差别显著,这与临床上牙齿脱矿的临界pH值非常接近。由于此结果可以推测,牙齿表面电位测定不失为一种判别临界pH值的好方法。 4.3 牙齿表面电位与龋病的关系:龋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致龋菌对牙面的粘附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步骤,如变形键球菌的等电点在中性以下,因此在口腔环境中带负电荷,牙冠部相对于牙根部中点的电位降低(负性增大),说明牙冠部吸引的正离子增多,这样带负电荷的变形链球菌就容易吸附到牙齿表面,产酸使pH值进一步降低,电位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一个恶性循环,最后使牙齿脱矿形成龋洞。如果能寻找一种使牙齿表面电位升高的方法,即可阻断这一恶性循环,预防龋病的发生。这方面我们的研究还是刚刚起步,还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索。 〖KH*2D〗参考文献[KH*2D] 1.Klein H,Amberson WH.Physicalchemical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dental comamel.J Dent Res 1932;12:95~109 2.Tung MS,Brown WE.Characteriz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eth.J Dent Res 1983;62(1):60~64 3.岳松龋.现代龋病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北京,第一版,1993;p96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