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中按传统的观点认为神志不安是隆的性相中轻和动的成分亢盛,胸部满闷、心悸过猛、乱语等症候是隆即风入侵入心和命脉,其对治法则应使其服用息隆即息风的八味沉香丸等能取得良好效果。当代西医治疗理论中,无隆即风入侵心和治疗息隆即息风的说法,但按藏医理论对隆症心风病治疗中施以息隆即息风的治法,定能取得良好疗效。按逻辑学所说存在都是合理的思想,它符合客观物质存在的规律。总之很明显藏医理论与现代西医学在治疗时严谨以据症候的理论其落脚点是一致的。 与内成因并存的外成因也是藏族医药学组成的主要部分。藏医的生理学、诊断学和药理学中都吸取和发展了外成因理论,更多的吸取和发展了五大种理论,使其与藏医学的基本理论紧密结合。由于藏医学中吸取和发展了这些理论,一方面藏医学在医疗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藏医中采用了这个理论的基本思想,观察了人体、疾病与外界环境间的关系,并总结了经验,内成因与外成因理论浑然连为一体。 (二)藏医学诊疗理论是医疗实践与古代哲学相结合的结晶 用三因学和五大种学收集和总结了对人体和疾病症候观察中所得的经验知识,创立了具有藏族特色的医疗学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对人体与外界间复杂关系和制约情况进行观察,坚持人体与外界环境是统一体的思想。藏医的统一体思想在世界医学中是特色突出的医学之一。 三因学不仅坚持与总体相关的人体生理学和病理学中机体器官组织的功能运动和病变间的统一体的思想,还坚持机体与外界环境间动态平衡的思想。按三因学的思想,认为人体生命运动和质量主要取决于人体器官间、器官组织与人生活的外界环境间的关系能否动态平衡。如心脏功能发挥状况。不仅取决于心与肺、心与肝、心与肾等器官间关系的质量,甚至还取决心与外界社会环境、气候、空气等。医典中指出造成心脏病(心风病)原因是悲痛、思虑过度、生气发怒、闻听不悦之言、惊恐等,一个人想要健康正常生活,主要不仅取决于此人的所有机体器官和组织、功能的发挥状况,还取决于此人的身体、思想、生活起居、社会环境等。《四部医典·论述部》中说:“时季五官(器官)起居味与性,劣反盛时皆为致病源,正常之时无病健康因。”特别是指明三因(蓄积、发作)的因素时说:“春季之时轻扬并粗性,环境饮食起居皆相类,虽聚隆渐不起发,夏时雨风生寒将发病,秋季润腻温得平息。”从这个论述中可以得知三因蓄积、发作、平息与外界环境的紧密关系。将藏族医药学中关于情(人)器(外界物质环境)世间平衡(生态平衡)和整体统一的思想与当代创建的生物心理学医学模式相对比,可以发现很多共同处。1948年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章程的前言中说:身体健康是指人体所处的自然界、心理和社会等都处于和谐状态。它将人身所处的自然界、心理和社会等之间的关系以章程的形式确定下来。生物医学或称之为结构医学的论点趋向越来越走向光明,故显而易见藏医学的整体思想的应用价值。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