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累及范围等。曲面重建(cMPR)可显示主动脉全程(图6),可判断分支是否受累。SSD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但难以显示小血管(图6)。MIP可清晰显示小血管及管壁钙化(图7),但不能清晰显示血栓、内膜、缺乏解剖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常需进行旋转以多角度观察。CTVE对判断管腔内情况有较大帮助,可显示真、假腔及内膜片三者的关系,了解内膜撕裂的部位、范围,判断重要分支动脉受累程度,有潜力成为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工具[4]。VR(4DAngio)能将所有容积数据用于三维图像显示,其重建血管图像表面光滑、立体感强,显示内膜片比MPR更直观,可从任意角度看到内膜片的最大长度,可立体显示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关系以及螺旋状的内膜,是显示夹层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图8)。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诊断需要选择应用不同的重建技术,取长补短,以获得最丰富的信息。 3.4 MSCTA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的比较 夹层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很多,如Doppler、DSA、MRA和CT。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大血管疾病,随时可能威胁生命,故要求检查快捷、准确。Doppler超声缺乏直观性及整体性;DSA属有创检查,且只能显示对比剂充盈的管腔情况,当假腔不为对比剂充盈时,对假腔的了解DSA显得无能为力;MRI特别是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3D CEMRA)可明确显示真假腔及内膜片,破裂口的位置、数目,夹层动脉瘤范围及分支血管受累的情况,同时成像速度快,无辐射,可用于急诊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检查。但它也有局限性,对此病显示的准确性与操作者对病变的认识程度及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不能对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异物的患者进行检查;不能显示血管壁或内膜片钙化[5]。MSCTA可无创、快速、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及分型,帮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为手术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同时也是评价血管移植术、重建术、支架放置术后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评价血管的畅通性、显示金属植入物及确定有无内膜增生或支架变形上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检查之一。【参考文献】 1 De Bakey ME,Henly WS,Cooley DA,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dissecting aneurysms of the aorta.J Thorac Cardiovasec Surg,1965,49 (1):130-149. 2 Choe YH,Phyun LH,Han BK.Biphasic and discontinuous injection of contrast material for thinsection helical CT angiography of the whole aorta and iliac arteries.AJR,2001,176(2):454-456. 3 周康荣.胸部颈面部CT诊断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20-224. 4 张龙江,包颜明,杨亚英.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4-85. 5 刘崎,陆建平,王飞,等.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260-1264.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