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西医学
   引入志愿者参与血液肿瘤患儿康复护理的探讨      ★★★ 【字体: 】  
引入志愿者参与血液肿瘤患儿康复护理的探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4:58:13   点击数:[]    

化疗并服用激素,预防交叉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为保护患儿的安全,在出现传染病疫情期间(包括2003年北京发生SARS期间)停止志愿服务活动。          4   结果          2005年11~12月对在我科住院的血液肿瘤患儿发放了问卷,以便了解患儿对志愿活动的看法,并对引入志愿者参与血液肿瘤患儿康复护理进行评价。共发放问卷52份,收回52份。男29名,女23名;年龄6~15岁,平均9.8岁;白血病患儿4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11例。          4.1   志愿活动的可行性   对“你是否喜欢志愿者到病房来做志愿活动”,42名患儿选择了“喜欢”或者“比较喜欢”,占80.8%,7名患儿选择了“一般”,占13.5%,3名患儿选择“不喜欢”,占5.8%。其中6~9岁年龄组患儿全部选择了“喜欢”或者“比较喜欢”。          4.2   对于志愿者到病房服务的频次   36名患儿选择每周来2~3次,占69.2%。而活动时间选择了1或2h的共有41名,占78.8%。          4.3   在最喜爱的活动项目上   19名患儿首选小丑魔术表演,主要集中在年龄较小患儿,占36.5%;15名患儿首选欣赏音乐、教唱歌,占28.8%;9名患儿首选学画画,占17.3%;5名患儿首选做手工,占9.6%;3名患儿选择讲故事、聊天;1名患儿首选心理辅导。          4.4   住院患儿对是否请教师到医院来为其补习功课的看法   34名患儿表示“愿意”或者“比较愿意”,占65.4%;表示“无所谓”的有8名患儿;占15.4%,10名患儿表示“不愿意”,占19.2%。         5   讨论        志愿者作为社会人士服务在医院,活跃在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他们是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时,除医务人员和患者亲友之外的,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关怀、支持、鼓励与照顾患者的又一群体[4]。志愿活动受到大部分患儿的欢迎,特别是受到6~9岁年龄组患儿欢迎。这可能与此年龄组患儿对白血病的认知能力较差,心理负担及压力相对成人及年长儿低,他们对疾病的恐惧更多时由于疼痛引起的,而丰富有趣的志愿活动可以让患儿忘记或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志愿者赠送的一张卡片、一个贴画、一只气球都可以为患儿的医院生活增加一抹色彩。小部分患儿对志愿活动不认可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心理压力较大,对疾病的转归信心不足,对未来生活感到渺茫,因此对治疗以外的事物不感兴趣,甚至反感;而一些在上化疗药期间、病情较重、性格内向的患儿需要有较安静的环境,而我院现有的大病房,不能满足每一个患儿的需求,也造成了这些患儿对志愿活动的不认可。另外由于住院时间长,特别是初诊患者第一次治疗时间大约为3个月左右,一些年龄较大的患儿对多次表演的节目、活动感到了厌烦。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这种志愿活动安排在病区的活动室、示教室,让有意愿参加的患儿离开病室到那里活动,避免影响其他患儿休息。另一方面对于血液肿瘤患者的特殊性,志愿者应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项目,并定期对节目进行适当的调整更新,以便更加吸引患儿。由于儿童血液肿瘤治疗主要是靠化疗,治疗操作项目较多,机体抵抗力较差,要注意对患儿的保护性隔离,因此治疗志愿活动一般情况下安排在下午,以每周1~3次,持续时间1~2h为宜。        有资料表明:脱离集体对白血病患儿的心理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加强心理调节,适时复学,可减少其行为问题[3]。在香港、台湾等地的儿科病房一般都设有红十字教室,由具有教师资格的老师对住院的患儿进行文化课程的辅导,以便患儿在休疗期间、康复后及早回归学校。我科室由于条件、精力所限,尚未开展对患儿的文化课程补习。而本次调查显示:65.4%院患儿表示“愿意”或者“比较愿意”请教师到医院来为其补习功课,说明大部分患儿渴望早日回到学校学习,向往集体生活。而选择“不愿意”的患儿可能与家长认为孩子患了肿瘤以后,身体不好、抵抗力差,一心只求孩子能平安的生活,其他一切不再强求,人为的给孩子套上了“特殊孩子”的帽子,造成孩子在患病期间甚至在康复后不再完成学业、追求上进,使患儿重返学校、社会困难。因此,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为患儿开设文化课辅导,帮助患儿早日参与正常的社会交往及集体活动,增强归属感。        另一方面对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来说,参加志愿活动能够使精神得到升华,对自我提高是十分有益的。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发挥才能,不仅是尽公民责任服务及回馈社会,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阅历,更可亲身感受体验生活的甜酸苦辣,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志愿者在把关怀、爱心带给患儿的同时,也从患儿身上学到了坚强、乐观。有青年志愿者在参加完志愿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在这些既可怜又可爱的孩子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萌生了敬意,他们让我深深感到健康对人生的意义和我对社会的责任。”        在国外,志愿者队伍非常稳定,志愿服务组织有固定的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8,9]。志愿服务被视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之路,认为支援活动可以唤醒人们的互助互爱意识,可以增强社会活力,是提高社会生机的最佳手段。但由于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经常会出现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志愿队伍不稳定,志愿活动在寒暑假、考试期间不能坚持开展,有一些志愿队伍甚至是只活动1~2次就停止了。因此今后加强与志愿组织的沟通联系,加大对志愿者的管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10]。        对于医院方面,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人性化服务理念已经渗入医疗行业,人性化护理成为我国医疗及护理模式的新生事物。护理人性化服务是医院立足于社会,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趋势。医务人员在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护理外,还要理解、关爱患儿,为他们提供精神生活上的服务。志愿者与志愿活动正好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帮助我们弥补了工作量大、缺乏相关技能方面的不足。志愿者是医院的一种无形财富,志愿活动是医院为患者服务提供的一道精神大餐。        医院引入志愿者参与医院服务,就希望志愿活动的具有稳定性、实效性和持续性,如要达到这一目的,使志愿活动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医院方面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样不仅能满足志愿者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吸引更多的有志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士参与医院的志愿活动,虽然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目的并不是求得某种回报,但激励机制作为对志愿者的一种褒奖,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参考文献】        1   郑民缨,郑淑君,谢小兰.有关病房义工服务的探讨.现代护理杂志,2002,8:353.        2   杨慧敏,鲍文卿.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调查.护理研究,2003,17(6B):686.        3   王秀娟,洪黛玲.白血病缓解期患儿行为问题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1998,8(33):443.        4   康文萍,张一奇.医院开展义工服务的探讨.现代护理,2003,9(1):61-62.        5   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7.        6   Barrera ME,Rykov MH,Doyle SL.The effects of interactive music therapy on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cancer:a pilot study.Psychooncology,2002,11(5):379-388.        7   谭冬梅,满力.癌症患者家属需求的调查分析.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5):251.        8   韩淼.国外志愿者活动一瞥.中国社会保障,2002,3:44-45.        9   顾竹影.日本医院人性化护理的现状及启示.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51.        10   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33.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应用LacZ报告系统研究白念珠菌HYR1基因的启动子活性

  • 下一篇文章:鱼腥草联合干扰素滴眼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评价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引入志愿者参与血液肿瘤患儿康复护理的探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引入志愿者参与血液肿瘤患儿康复护理的探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核糖在保护心脏功能中的作用
  • ››脊髓动脉构筑及临床意义
  • ››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
  • ››凯西莱治疗病毒性肝炎双盲观察
  • ››西藏高等医学教育概论
  • ››西藏地区的主要乙肝病毒基因型CD杂...
  • ››浅说藏医药学的兴起与发展
  •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
  • ››双糖残基在肺癌组织学的检测
  • ››用现代医学模式探西藏传统医学的身...
  • ››引入志愿者参与血液肿瘤患儿康复护...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