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的落实,护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规范的自觉性提高,工作中尽量使个人行为符合工作目标,促进了护士行为的自我控制,主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加强。 4.3 工作绩效的提高 通过绩效考评分析,有工作岗位职责落实不清、职责不到位的情况,根据绩效情况反馈,按照各岗位护理人员工作职责,重新修订各级别岗位说明书,要求人人签署岗位承诺书,以完成岗位职责作为绩效考评的一个重要考评内容。岗位职责中护理工作的质量是关键点,将岗位职责落实到绩效考评中后,使护理人员关注自己的工作效果,关心工作质量,把“病人是否满意、工作是否规范”作为想问题、做工作的出发点,主动并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不断促进工作绩效的提高[3]。 4.4 加强沟通协调作用 通过绩效评价,变单向控制式管理为双向的互动式管理,促成了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了良好的组织氛围,加强了组织的凝聚力[4]。 4.5 激励作用 奖优罚劣是护理人员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绩效考评体系设计中,使用了在基础分加分和减分及红灯警示一票否决的办法,根据业绩评价结果确定护士对组织的贡献,以此作为组织奖罚决定的依据,这种以正强化激励,争创优良业绩为主,辅以适当的负强化以约束不良行为保证工作技师的激励机制,使护理人员产生了强大绩效改进的动力和压力,同时在一个支持、合作、平等的条件下,促进了护理人员相互之间的学习和鼓励,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6 科学信息化管理作用 整个绩效考评体系配合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行全程网络管理,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发放考评表,全程网上考核、管理、信息畅通,提高考核工作的效率,起到护理绩效考评科学信息化管理高效有序的作用。同时利用网络程序分析各种护理信息,有利于全面掌握护理现状和动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决策,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人员调整、培训、转岗、留聘等多种措施,以保证用较少的人力资源获得较大劳动成果,使各护理岗位的人员使用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达到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目的[5]。 通过建立系统、客观、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运用目标管理法、强制分配法等管理方法,配合网络信息化系统管理,经过3年多的护理绩效考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实践,使护理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轨道,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工作绩效,责任心进一步增强,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保证了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玲芬,张洁.绩效考评在护士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护理研究,2004,18(10):1768. 2 高静,成翼娟.护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设计.护理管理,2003,17(11):1282. 3 廖玉联,黎月英,梁锦屏,等.护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224. 4 加里,肯尼斯.绩效考评,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6. 5 林菊英.护理人员绩效考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6.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