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漫长的道路。然而,这些方法对激发创造性过程的隐喻想增加了约束,正如格律和韵脚对西方诗歌起了约束作用一样。……真正综合两种传统——欧美科学的逻辑-数学方法与中国传统的隐喻类比相结合? 赡芑嵊行У卮蚱葡执娴牧街执辰厝环掷氲闹种窒拗啤T谌死嗬飞希颐钦媪僮鸥丛游侍獾难芯浚酆狭街执郴蛐砟芄皇刮颐亲龅酶谩!盵6]同样,对于当代的中医学,对于中医学中基本概念的理解,不能只站在现代的角度,而应穿越思维空间,去经历古人的思维历程,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准确而真实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40.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5. [3]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8. [4](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韩晖译,陈禹、方美琪校.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4. [5](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韩晖译,陈禹、方美琪校.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6. [6](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韩晖译,陈禹、方美琪校.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中文版序 作者简介: 李婷(1972-),女,山西人。1993年于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学第二学士学位,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硏究生。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方法论、方剂学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