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医学论文西医学

上一页  [1] [2] 


Tags: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低射血分数病人中的应用      ★★★ 【字体: 】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低射血分数病人中的应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4:51:47   点击数:[]    

缺少的一部分[5],对于低射血分数病人尤为重要。本组病例均采用湿备,即做好体外循环机的装备和预充。对于心脏扩大十分明显,开胸后探查发现心脏明显扩大的病人,更要积极进行准备,包括体外循环管道和插管置于手术台上,常规剂量肝素化,进行主动脉荷包缝合,甚至完成主动脉插管。这样可以在手术中随时根据情况改行体外循环下手术。与本组病例同期完成的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有1例射血分数小于30%的病人因为巨大心脏术中暴露回旋支困难而临时改行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合理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有助于提高OPCAB手术的成功率[6]。本组病例中有14例手术中安放了主动脉球囊反搏,多在麻醉诱导后安放。作者体会,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明显改善心脏收缩状态,有助于维持体循环压力,提高周围脏器灌注,在很大程度上为OPCAB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作者在最近8个月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作为OPCAB手术的辅助手段以来,全部射血分数小于30%的选择性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可以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其中包括9个射血分数小于20%的病例。作者认为,本组病例中及时而合理的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从而保证OPCAB手术的实施,无论从病情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都是值得的,因为这样的病人实施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也常常需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进行辅助。
  麻醉医师的配合在低射血分数患者OPCAB手术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从平稳的麻醉诱导到血容量的精心调整,再到心功能和体循环压力的有力支持,都是完成低射血分数OPCAB手术的要点。作者认为,在OPCAB手术中麻醉师相当于第一助手的作用。低射血分数的OPCAB手术中,麻醉对心功能的支持和对有效血容量的调整应该达到很好的平衡,过于饱满的心脏和过低的血压都是OPCAB手术需要避免的。作者注意到,低射血分数的OPCAB手术中,在搬动心脏暴露心脏后方的血管时,常常需要正性肌力药物和升压药物的支持,而过多的使用这些药物会引起周围血管的收缩,给脏器灌注带来不良影响。在持续血压较低而不断需要大剂量药物支持的情况下,作者建议重新摆放心脏位置,调整血容量,或者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在于加强对周围脏器功能的保护并维持冠状动脉的灌注。
  有学者认为,低射血分数的冠心病患者接受OPCAB手术仍然是安全而可行的[7]。在作者同期进行的射血分数小于30%的冠状动脉搭桥术中,OPCAB手术占到89.3%(25/28)。本组手术死亡率为4%,有的病例术后不需要使用升压药物,40%(10/25)的病例不需要输血,这充分体现了OPCAB手术良好的血运重建和微创效果。
  总之,熟练掌握跳动心脏上冠状动脉的暴露和吻合技巧,良好的麻醉配合,充分的体外循环准备,以及及时合理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得低射血分数的OPCAB手术具辛己玫目尚行院徒谛Ч6獠糠植∪说某诮峁杂写徊焦鄄臁?
  参考文献
  [1] Benetti FJ, Naseli G, Wood M, et al: Direct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without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xperience in 700 patients. Chest 1991;100:312-6
  [2] Yau TM, Fedak PW, Weisel RD, et al: Predictors of operative risk for coronary bypass ope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99 Dec;118(6):1006-13.
  [3] Yokoyama T, Baumgartner FJ, Gheissari A, et al: Off-pump versus on-pump coronary bypass in high-risk subgroups. Ann Thorac Surg 2000 Nov;70(5):1546-50
  [4] Dullum MK, Resano FG: Xpose: a new device that provides reproducible and easy access for multivessel beating heart bypass grafting. Heart Surg Forum 2000;3(2):113-7; discussion 117-8
  [5] 万峰,陈彧,张坚等: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体外循环准备策略。中国循环杂志,待发表
  [6] Craver JM, Murrah CP: Elective 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 for high-risk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perations. Ann Thorac Surg. 2001 Apr;71(4):1220-3.
  [7] Arom KV, Flavin TF, Emery RW, et al: Is low ejection fraction safe for off-pump coronary bypass operation? Ann Thorac Surg 2000 Sep;70(3):1021-5
  [8] Kawachi K, Kitamura S, Hasegawa J, et al: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for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with dilated left ventricle.J Cardiovasc Surg (Torino) 1997 Oct;38(5):501-5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HBV基因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存在问题及展望--HBV基因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

  • 下一篇文章:中医学唯象理论的思维方式及意义考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低射血分数病人中的应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低射血分数病人中的应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核糖在保护心脏功能中的作用
  • ››脊髓动脉构筑及临床意义
  • ››现代医学的昨天 今天 明天
  • ››凯西莱治疗病毒性肝炎双盲观察
  • ››西藏高等医学教育概论
  • ››西藏地区的主要乙肝病毒基因型CD杂...
  • ››浅说藏医药学的兴起与发展
  •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
  • ››双糖残基在肺癌组织学的检测
  • ››用现代医学模式探西藏传统医学的身...
  •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低射血分...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